【停课不停学】战“疫”医生余昌平为海外学子科普防治知识

20.03.2020  18:01

新闻网讯(通讯员汪正慧、钱硕安)北京时间3月17日晚7点,城市设计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以下简称中英班)辅导员汪正慧老师邀请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湖北省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专家组成员余昌平博士为远在英国邓迪大学中英班的同学们通过网络上了一节特殊的“防疫安全生命健康教育”主题班会。

犹记得在2月27日2015级的年级大会上,来自城市设计学院中英班的同学还在英国邓迪为中国武汉抗击疫情加油鼓劲;可就在过去的一个月里疫情出现了逆转,国内态势得到基本控制,欧洲各国新冠肺炎疫情却相继爆发并迅速肆掠蔓延,至今英国已有上千名确诊病例。无论是身处国内的家长和老师们,还是国外的同学们都纷纷开始焦虑起来。

此次班会的主讲人余昌平,除了呼吸内科医生、医学博士、防疫专家的身份外,也是最早参加武汉一线抗“”的白衣战士。救治病人过程中不慎被感染,现在正在康复修养中。患病期间,他从容坚定对抗病毒,积极乐观配合治疗的视频被多次转发,被央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给予人们战胜疫魔极大的信心和力量。

接到汪正慧的邀请后,余昌平连夜为学生们现场连线讲解新冠肺炎及其防护知识。他结合自身参加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和感染新冠肺炎后进行治疗的经历,总结了此次新冠肺炎的传播、症状、特点和防护知识:

一方面,此次新冠病毒肺炎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飞沫传播,也有少量的接触传播;同时,新冠肺炎与普通流感不同,在早期,患者有些有发热、干咳、身体乏力等症状,有些又没有这些症状,可以说这就是病毒凶险的地方,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偷偷摸摸地”就被感染了,这就使得我们在疫情严重地区的防护措施上必须注意在公共场合戴口罩,可能国外在有些观念上认为只有病人才佩戴口罩,但要针对这次疫情,身处疫区的人们佩戴口罩是能有效阻断病毒传播的,我们在国内的抗疫过程中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另一方面,这个病早期症状不明显,有时没有症状,如果不加强防护,极易感染;而且这个病发展得比较慢,病程比较长,比如余昌平自己就经历了40多天的治疗;总的来说,这个病重症少,轻症多,但轻症如果救治不及时就会转为重症。

鉴于英方已经应允同学们选择疫情期间回国开展网上学习,余昌平还建议同学们无论是选择回国或留在英国同样都要做好防护,并且要考虑到两种选择可能面对的风险。

余昌平说,根据中国的预防经验来看,留在英国也要出门佩戴口罩,不聚集,在外不接触或尽量少接触他人,回到宿舍及时洗手,储备一定的生活物品,不是怕没有物资供应,主要是减少出门次数。另外,隔离在宿舍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如果万一有疑似症状,一定要采取隔离,并报告医疗卫生部门。若同学们决定回国,由于旅途时间长,接触人多,需要第三方转机等风险,所以建议同学们务必全程佩戴好口罩,尽量不与人近距离接触,返回祖国后遵守疫情期间国家和地区相关政策法规,同样要进行隔离14天的医学观察。

最后,城市设计学院党委匡松副书记也对余昌平为同学们作的精彩讲述表示感谢。虽然远隔万水千山,但余昌平的抗疫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最前沿的医学防护知识,让异国他乡的学子感受到了来自祖国的关心与牵挂。

(编辑:相茹)


【科研战“疫”】武汉大学积极开展疫情舆情治理研究
新闻网讯(通讯员蔡红涛)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武汉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