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畅教授率团参加国际价值哲学论坛

23.07.2017  13:25

当地时间7月13-14日,国际价值哲学论坛(2017)在意大利马切拉塔召开。本次论坛由国际价值哲学学会、马切拉塔大学人文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和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联合举办。来自意大利、俄罗斯、西班牙、美国、德国、墨西哥、克罗地亚、加拿大、荷兰、中国等10个国家的50余位学者相聚马切拉塔大学,共同讨论“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这一当今全球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为联合举办单位之一,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派出了以院长江畅教授为首的代表团参加此次国际价值哲学盛会。

此次论坛分为大会主旨演讲和分论坛发言两个阶段。江畅教授应邀在大会上作了题为“人民幸福作为价值终极目标的意义”的主旨演讲。江畅教授指出,把人民幸福作为终极价值目标不仅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意义重大,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也具有深远的意义,至少可以说是中国为确立人类社会发展终极目标提供的中国方案。当代中国正在构建自己的价值观,由于中国所要构建的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的,而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体系是与作为西方近现代价值观理论基础的自由主义根本对立的,因而它有可能超越西方价值观而成为人类最先进的价值观。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并基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确定的人民幸福的终极目标,是当代中国价值观的最显著标志,它从根本上克服了西方终极价值目标的那种名义上推崇个人自由而实际结果是贫富两极分化的最大弊端。因此,这种价值目标不仅适用于中国,而且也适用于其他国家,包括西方国家。西方国家要走出自身的异化,用人民幸福取代个人自由作为其社会的终极价值目标是最值得借鉴的一种方案。江畅教授的演讲引起了与会学者的兴趣,大家就该话题进行了富有意义的讨论。

主旨演讲之后,大会分别以“价值哲学”“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进行了三场分论坛。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陈俊副教授在“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分论坛上作了题为“全球气候正义与平等发展权”的发言。

此次论坛以“变化世界中的价值观”为主题,意在搭建一个使各国哲学家们能够充分聆听来自世界不同文化的声音,讲述自己故事的国际价值哲学交流平台。通过此次论坛的思想交锋,来自不同国家的学者就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达成基本共识:世界各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宗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不仅是利益共同体,也是价值共通体。它要求尊重价值与文化的多样性,也强调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可以交流、对话和互鉴,并因交流而理解,因对话而开放,因互鉴而融会,从而使人们身相遇、心相通。因此,构建人类价值共同体是共同应对人类所面临的诸多挑战的前提。

在论坛闭幕式上,作为国际价值哲学学会前会长和大会主办单位中方代表,江畅教授作了热情洋溢的总结发言。

会后,参加此次论坛的学者还访问了马切拉塔大学孔子学院,并与该学院师生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和魅力”这一主题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