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问政理应推动“科学行政”

08.07.2015  09:45

  鲁珊

    武汉市电视问政期中考近日开考。

  相较2011年开国内先河的首场问政,历经五年,“问政”从人数、规模、形式、深度和氛围上都展现了时间的嬗变。在褪去新颖形式带来的新鲜感后,问与被问者,都显示了对政治文明更高的期待。

  比如说,2015问政中考首场的一个例子。江夏一个小区的违建再次被摆上台面。与上学看病交通环保这类更公共的话题比起来,小区违建算不得要害,但是这个案例具有特殊性。

  它是2014年年末问政的问题之一。资料显示,在2015年1月7日,上年年末的电视问政中就提出这个小区的违建问题。第二天,整治专班到了现场,1月8日,即拆除了问政曝光的那一处违章建筑。在2月10日治庸办的通报中,作为63个问题之一,此事件从小区所在办事处的集体通报批评,到具体官员的记过、处分和调离岗位,问政之后的整改力度不可谓不大,态度不可谓不认真。

  但是时隔半年,违建问题又一次摆上了问政台面,至今并未消除。

  敢于重复地把同一问题在同一角度提出来,这本身值得玩味,它显示了一问一答的问政,决意走向“深水”。

  被问官员承认慢作为,但也解释,拆违还有个时限,比如4月份下达通知书,要求自拆,如不拆,还有行政复议及诉讼时限,到10月份才能依法强拆。

  这种解释似乎讲得通,又似乎讲不通。既然是有时限,为什么有一幢第二天就拆了,别的拆不下来?另一方面,既然都是违建,为什么会说话的电视,一管就拆,不会说话的法律,管了也不拆?

  举这个例子,有点像小孩感冒发烧。很多人知道,小孩高烧,给点退烧药,立马就退,但4个小时以后还会再烧起来。为什么,药只管退烧,不管治病。真正的病根,要看是哪里出了问题,哪里受到入侵,是病毒入侵还是细菌感染。因此,作为专业人士的医生,首先要看的是血象,而不是烧的度数,就是要找病根,而不只斩病势。再者,治病有病程,立竿见影的治疗不是没有,但大多数,还是要先理顺病理逻辑,才好治病开方。

  一个违建,是一个病症。它为什么起病,为什么能打败系统本身的免疫功能,它的发展逻辑是怎样的,本身具有哪些顽固性,治病常常在哪里卡了壳?这些才是科学行政的思路。

  电视问政就像一剂退烧药,它的背后需要科学行政的强力支撑,或者反过来说,电视问政的本质功能,应该推动行政的科学化,如是,才能达到问政的初衷。

(见习编辑 张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