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锅炉被禁止用燃气又太贵 百年东华园浴池关门

03.06.2015  11:05

   

年久失修的东华园浴池,门面已相当破旧 记者许魏巍 摄

    百年“东华园”浴池悄然关门

    长江日报讯(记者李婷)昔日法国租界临街3层楼房,老式圆弧屋顶,楼梯上斑驳的扶手,如今只剩一屋钢筋和碎砖石……有着百年历史的东华园浴池近日悄然关停。

    读者胡先生最近给记者打电话说,“友益街上的东华园澡堂拆了?那可是个老浴池啊。

    东华园浴池原名买春茶园,开办于1908年,后改名玉壶春茶园。据《江岸文史》总第十六辑记载,1912年扬州商人在此开办东华园浴池,是武汉首家新颖的盆汤店,内设男女浴池,曾风靡一时。

    浴池位于友益街154号。昨日记者来到现场,外墙还有“东华园浴池”几个大字。但进门已不见浴盆、淋浴等设备,一楼只剩一堆钢筋和碎砖石,工人还在施工。2楼也只剩拆下的木架和漏着水的管子。楼梯的扶手也已拆除。

    现场一名男子称,浴池5月20日开始拆,他们是请来的工人,主要拆除原有浴池和设备,把内部整平。他说,一二层浴池已关停,三楼棋牌室正常经营。

    在3楼,几名男子正在打牌。一男子称浴池确已关门,而3楼棋牌室与浴池不是一家。

    一位长期在浴池旁修鞋的老师傅讲,东华园关停可能与使用锅炉有关。前期,相关部门要求浴池拆除锅炉,浴池方也考虑改用电或燃气,可能是因成本太高没有改。“别人只让拆锅炉,也没让关门,估计是成本高了负担不起就关了。”他称,浴池面积较大,直接转让较难,听说拆后将分割成几个小门面,再做其它生意。

    据江岸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07年武汉首次划定“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范围包括二环线以内区域。东华园改用了白煤,力争减少污染。2012年4月,武汉禁燃区扩大至三环线以内,规定要求高污染燃料燃用设施,除用于城市集中供热锅炉和电站锅炉外,应当按照要求予以拆除或者改造,改用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等其他清洁能源。江岸区环保局曾多次与东华园沟通,要求其改用清洁能源,但直到2014年仍未落实。去年9月,该局对东华园进行依法整治,要求其改用清洁能源,并处以罚款,然而一直未落实。案件过了行政诉讼时效后,环保局将案件移送法院强制执行。今年5月20日,东华园在承诺的最后期限里拆除锅炉。至于为何整体拆除,环保局并不了解原因,浴池方也未说明。

    连日来,记者多方联系东华园负责人,对方一直拒绝说明浴池近况。

    67岁的胡先生在东华园洗浴50多年

    那里有老武汉的味儿

    “百年老店东华园,洗浴修脚样样强”这是老顾客们对东华园的记忆。这座有百年历史的老浴池在武汉首开桑拿浴室、首创化学助剂矿泉池,可以说是曾领风骚。

     读者胡先生今年67岁,家住三阳路,在东华园洗浴50多年。他第一次去东华园是1962年前后。那时他住武昌,是他爷爷带着从杨园坐船到粤汉码头,再走20分钟到澡堂。

    “门口排着长队,爷爷带我买票进去。一进澡堂,热气扑面,服务员笑脸相迎,递上毛巾、茶水和一块薄薄的臭肥皂。进去泡浴池、搓背,洗完还修脚、按摩,那叫一个舒服。

    一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东华园在武汉都很有名气。它规模大、设备好,是全市唯一一家常年开放的浴池。楼下男大池和男淋浴,洗脸巾、浴巾、脚巾严格分开,坚持消毒。楼上盆浴、淋浴,用恒温器调节水温。服务项目除了修脚、搓背、还制作蒸馏水。

    经营期间东华园有不少创举。据资料记载,1985年3月,东华园首开桑拿浴室,同年12月又开化学助剂矿泉池,为武汉市浴池服务首创。这些创举吸引来了方圆几里甚至外地尝鲜的顾客。

    上个世纪90年代前,东华园生一到冬天就排队。“它临近老车站,除了本地人,从各地来武汉的旅客都去,生意很好。”武汉市地方志办公室方志编审处处长吴明堂介绍,“随着车站搬迁,家庭洗浴设备齐全,到老浴池的人越来越少了。

    自第一次去浴池后,50多年来,胡先生每年冬天都去。后来外部环境变了,浴池自身也在变。“床单脏脏的,淋浴的莲蓬也锈得不像样,大浴池水换得不太勤了,我近十年没泡过,进去都只淋浴。进门也不再端茶递毛巾,虽然还有搓澡、按摩、修脚,都得另外收费。

    今昔对比,胡先生语气里颇多叹息。老浴池明显落伍,他仍坚持去是因为怀旧,“那里有老武汉的味儿。

    胡先生最后一次去澡堂是去年底,价格从15元/人涨到20元/人,“店里那时就透露出搞不下去的意思。

(见习编辑 张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