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守护那片水域

17.12.2014  17:52

(杨文安)三道河水库位于鄂西北南漳县境内,承雨面积780平方公里,是一座集灌溉、发电、旅游、防洪、水产养殖、城镇供水于一体的大(2)型水库。清澈甘甜的库水,滋润着南漳县城数十万人的生活,浇灌着南漳、宜城两地三十多万亩的农田。这郁郁葱葱、四季如春、风景如画的胜地,成为襄阳向外推介的一张名片。在库旁,有一群默默无闻的水利人始终在那里用心守护着,李保元就是其中的一位。 

初闻李保元,是2012年的事情。 

8月4日16时至6日8时,保康、南漳等地突降暴雨,三道河水库库区平均降雨量达到155.1毫米,库内龙王庙监测站最大点雨量达到265.5毫米。6日8时至9时30分,平均入库流量每秒888立方米,最大流量达到每秒1001 立方米,是三道河建库以来遭遇的第二大洪水。 

这种强降雨天气,对于集雨面积大、总库容却相对偏小(总蓄水量1.6亿立方米)的三道河水库来讲又是一次挑战,危险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如何让水库既能首保一方平安,又尽可能多的留蓄库水发电是三道河党委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总工李保元和工程技术人员快速反应,根据水库遥测站点实时传输回来的水雨情信息,凭借过硬的专业技术,认真分析,仔细推演,精确测算,提出“水库应提前4小时,以每秒150立方米流量下泄洪水”的大胆推断。 

洪水过后,水库巍峨依旧,而满满一库清水,让三道河人满心欢喜。在当年全市防汛抗旱会议上,李保元同志受到了襄阳市委、市政府表彰。作为当年参与防汛工作的一员,我第一次知道了他。 

又闻李保元,是2014年8月的事情。 

8月15日,《湖北日报》刊登了一篇《重诺守信的水利人》的文章。介绍了李保元只为当年的一句承诺,单位发展召唤的声音传来,他立马辞工,放弃了外蒙古年薪十几万的监理工作,毅然决然地回到单位,扛起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重任。文章反映出他那质朴、执着、敬业、坚守的品格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见诸报端的李保元,成为大家茶余饭后的焦点,也成为我们学习的典范。然而他却低调地说:“我只是做好了自己分内的事情,就是想做一位对单位发展建设有用的人。” 

5月,由湖北省水利厅、湖北日报、湖北卫视、金龙泉啤酒有限公司共同发起的寻找“湖北最美水卫士”活动正式启动。在全省范围内寻找爱水、护水、节水方面的人物典型,在全省上下引起了广泛关注。作为襄阳层层选拔、推选并入围的30名候选人之一,成为了襄阳水利的骄傲。我在第一时间给他投上了既慎重又信任的一票,真心希望他能成为“湖北最美水卫士”,也一直坚信他就是“最美水卫士”。 

见到李保元,是8月底的事情。 

28日,襄阳市市直水利系统开展的“道德讲堂”活动在襄阳市水利局四楼408会议室举行。在活动学典型环节,李保元走到了前台,做了近20分钟的报告。局机关近百名干部职工不断的掌声,献给了这位其貌不扬、敦实黝黑、衣着朴素、操着一口武汉腔的中年汉子。 

1989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毕业的李保元来到三道河水库,一晃25年过去了。他也从一名稚嫩的水利新手成长为身揣多个水利从业资格证书的老兵,从一名涉世未深的普通的工人成长为单位的总工程师。 

单位下属襄阳市楚盛水利水电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后,他把这些年坚持学习,努力考取的高级工程师、一级建造师、总监理工程师、造价工程师等执业资格证书全部放在了自己的单位,支持单位发展。这些证书,如果挂靠在外单位,每年至少有十万以上的年收入。很多人觉得他傻,李保元却把这些看得很淡。他说:“相比单位的发展和建设,这点金钱上的付出算不了什么,我乐意做一个身蕴富矿的‘穷光蛋’,因为我深深地爱着这座水库,这儿就是我的家。” 

1992年,李保元刚和妻子结婚,妻子因单位破产就下岗了。他和妻子就达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家里不能养懒汉,全靠双手来吃饭。”妻子在大街上摆摊修鞋。经常有朋友和同事半真半假地同他说:“又不是没有饭吃,何必让老婆去干这么累、这么苦的活?”他却毫不在意。他常说,工作不分贵贱,职业不分高低,妻子挣自己钱,吃自已的饭,有什么不行的呢? 

自从李保元担任三道河总工后,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等相继实施。有朋友劝他说:“李总,你让爱人到我的工地上做点事情,也能减轻你的压力。”但被他一口回绝了。他一直坚守着自己做人做事的底线:流自已的汗,吃自己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办!有了这个原则,就不会犯错误。 

2008年,在水库导流洞加固施工中,要在导流洞中间建一处控制性闸门。由于水库很多原始资料已丢失,图纸也存在模糊不清的问题,如果不能准确定位导流洞的轴线,就只能降低水库水位,从坝体大面积开挖,以确定准确位置。为了节约投资,李保元和工程技术人员翻箱倒柜查找以前的手写资料,并找建库时期的老前辈了解核实情况,同时结合自身的工程技术手段,对导流洞轴线进行了精确地定位,最终定位与实际仅偏差5厘米。在整个加固实工期间,他每天带头冲在前面,进去时清清爽爽,出来时全身泥浆,活脱脱一个“混凝土人”。 

行走在白起渠上,渠内清水悠悠,欢快地流动。两旁金黄的稻穗随风起伏,却始终低着头。西下的夕阳照在他的身上,却暖在他心里。平静着,守护着,奉献着,幸福着——这就是李保元。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