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绩在群众心里存“积分”

12.10.2015  23:01

    张韬

    据新华社报道,审计署在近日发布的一份公告中指出,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等个别地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不到位,该县认定的扶贫对象有高达3119人不符合扶贫建档立卡标准,其中有343人属于财政供养人员,有2454人购买了2645辆汽车,43人在县城购买商品房或自建住房,439人为个体工商户或经营公司。

    审计署的这一公告,掀开的不是精准扶贫“红盖头”,而是洞穿了一些地方虚假扶贫的“窗户纸”。精准扶贫对于真正的贫困群众来说,是他们热切期盼的政策拉手,只要借好这股东风,雪中送炭式的促一下,拉一把,生活就会走出贫困,富足起来,幸福起来。可是,对于这样的利好政策,正是在群众中存下满满“积分”的大好机会,却被一些地方政府扭曲变形,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

    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虽然此事是被审计署审计出来的,可不难想到,一定也有很多群众看在眼里,失望在心里。要想在群众心里存下“积分”,得到群众的肯定与认可,就必须要用实绩说话,将各种利好政策切切实实落实下去,不搞虚假,不留水分,真正让该群众得到实惠,享受到政策红利。

    用实绩说话,首先要做好调查研究。党员干部,不管是最为基层的,比如县以下各级党员干部,还是上层的,比如县以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拿起调查研究的武器,不要闭门造车,不要纸上谈兵,搞敲脑袋决策,拍胸脯保证。这样造出的车,出门就会不合辙;这样空谈的理论,进入实际就会落入虚妄。精准扶贫,精准识别是第一步,没有真心实意的调查研究,不把脚板印在群众家的门槛上,不实实在在的接受群众的建议和意见,所有撰写出来的参谋或者决策文本,就会流于形式,成为摆设,不切实际,最终无法实施,甚至走向反面。

    用实绩说话,还要搞好宣传发动。党和国家的决策,各级党员干部,首先要不折不扣的执行。执行的第一步,就是要将党和国家的政策利好向群众宣传,然后再去发动群众,让群众参与进来,充分发挥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广西壮族自治区马山县等个别地区落实精准扶贫工作不到位,是不是也在宣传发动这个环节不到位呢?也说不一定。现在传媒这么发达,党中央的政策,群众时时刻刻都会关注到。群众有时候掌握的政策细节,有些党员干部都会滞后一步。这如何让群众相信你?拥护你?因此,宣传发动必须先行一步,让群众真正能够感觉到顶层设计不过夜,国家政策不留尾巴。这样,群众才会服你,容你,跟你,尔后凝成一股绳,大步流星奔小康。

    用实绩说话,最根本的是真抓实干。发展才是硬道理,实干才是硬买卖。目前正在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教育只是外在的推动,只有在教育的过程中,真正提升素质,提高素养,将党的宗旨根植于心,才会有内在的动因,成为一心一意为群众服务的实干家。实干不是喊出来的,实干是甩开膀子干出来的。怎么干?就是将好事办好,将实事办实。怎么去办好办实,就是要心中有群众,站在群众的角度去想问题,用一颗公正赤诚之心,将利好政策落地生根。这样,群众才会从中受益,感受扑面而来的春风春雨,享受到真正的阳光雨露。

    党员干部,要用实绩在群众心里存下“积分”。这样的“积分”多了,群众自然就会在发展中返利,用一路向好的信心、信任与党和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知进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最为强大的力量。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