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公正判决锻铸法治信仰

10.12.2014  21:50

  备受关注的复旦大学投毒案二审,前日在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被指在饮水机内投放二甲基亚硝胺致室友黄洋死亡的林森浩,在庭上辩称其没有杀人动机,投毒后对水进行了稀释。辩方律师指黄洋死亡为爆发性乙型肝病巧发致死,要求法庭重新鉴定黄洋死因。

  本案一审判决林某死刑后,就有专家指出,二审如果想改判,只有两种实现可能。其一,发现已经认定的核心事实错误;其二,取得被害人家属谅解,家属最终向法院上交谅解书,二审在量刑上可能会参考被害人家属的意见。

  从现在的情况看,黄家没有谅解林某。要改判只剩下一种可能:即一审认定的核心事实有误,换言之,林某在二审时的辩称及其律师的举证是事实。真相到底是什么?让人拭目以待。

  林某是故意杀人还是只想整人?黄洋到底喝了多少有毒的水?林某所投是否是二甲基亚硝胺?黄洋究竟死于中毒还是肝炎?这是二审之后本案的几个焦点。林某最终会不会判死刑,是人们广泛关注的,也是黄、林两家亲属最揪心的。所有这些问题的最终指向是:本案要得到依法公正的判决。

  理论上,人们早已认同这一道理:一次不公正的司法判决,比多次不公正的其他举动尤祸为烈。现实中,理论往往会变调走样。中国古代有法律,却无法治,人治、人情困扰中国几千年。改革开放后,依法治国迈出可喜步伐,但司法不公现象依然存在。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可谓画龙点睛。让法律成为全民的信仰,公正最有说服力。以案说法、公正判案,是最生动、最有力量的教材,胜过千言万语。

  复旦大学投毒案令人痛心,同时,它的公正判决,必将成为一部典型的法治教材。只是每一次公正的判决,从来都不会轻而易举。这既有每一个案件本身的复杂属性,更有涉及到生死问题时独特属性。本案最终的公正判决,显然需要时间,需要科学而细心。司法部门需要以坚定的信念、周密细致的侦察,拿出铁证,从而作出令人信服的判决。

  独立判案是法官公正判案的前提。托人情、打招呼、上级给下级施加压力等等,曾是影响法官独立判案的重要因素。从依法治国的现实语境看,从本案所受到的关注度看,我们有理由相信,法官在处理本案时会更加严谨细致。“”是本案注定要遭遇的一个难题。这个“”字,一是指亲情,二是指舆情。黄家已经失去了儿子,现在林家也有可能失去儿子,双方家人都在经受无限痛苦和煎熬。判决偏向哪一方,都将是对另一方的严重伤害。只有依法公正判决,才能真正给两家人以交待。从舆情看,有人担心社会舆论会影响到法官的判案。公众关注本案,应该是更有效地监督法官公正判案,不是主观预设结论。法律判决最终还是要靠证据说话,用公正判决来锻铸法治信仰。(王才忠)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