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治水富渔民

06.10.2019  09:40

  “去年亩产黄颡鱼4000斤,13.7亩水面获纯利20多万元。”公安县崇湖渔场养殖户徐新楚近日喜滋滋地告诉记者,渔场实现内部水循环生态养殖后,一亩水面黄颡鱼产量翻了5倍,收入倍增。

  崇湖位于公安县荆江分洪区内,长江三峡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长江洪水威胁大大降低,近两千亩水面被确权给渔民,每家有13.7亩鱼池。“以前一亩鱼池产800斤黄颡鱼、200斤甲鱼,平均2万元产值,可获1万元纯利。”徐新楚说,现在收入翻倍,关键在治水。

  数百个鱼池,通过长达10多公里的引水渠连接起来。在渔场的中央,是一个200亩的生态净水池,池底“水下森林”清洁水质,湖里养了一些花白鲢等鱼类“清道夫”,湖面上漂浮着绿油油的一片,像绿色的绸带,“那是种的空心菜,既可净化水质,又可增收。”渔场副场长曾建斌介绍,“这个净水池净化后的水,水质达到二类标准。

  连接养殖池和净水池的是10多公里的引水渠,原是渔民排养殖尾水的地方,水质为劣五类。怎么治理这些“毛细血管”?

  在水渠内,每隔10多米便有一条横跨两端的绳索,记者拉起来一看,绳索下挂着几十串黑色“刺头”。“这是我们自制的污水治理刷。”曾建斌说,渠内共投放了20万个这样的小刷子,可拦住渠内大部分污染物。

  水葫芦、美人蕉、燕尾草等绿色水生植物更是在引水渠内到处可见,水下面投放的螺蛳吸收氮、磷等富物质。排出的尾水经过这三道防线后,还要再经过5小时沉淀,最后再排入净化池进行净化。“我们和现在流行的工厂化养鱼、流道养鱼、罐体养鱼是一个道理,就是给鱼儿营造一个特殊的环境。”曾建斌说,渔场从鱼苗选择、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准出,以及规范操作标准等入手,全面提高生产能力,“现在每亩水面产值在5万元,出产3000斤到4500斤黄颡鱼、300斤甲鱼,每户亩产的利润争取达2万元。”(刘胜 王玲)

责任编辑:刘卫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