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域生态底线今年划定 禁止一切侵占生态带建设行为

01.03.2015  11:13

(长江日报 记者王亚欣 实习生彭毓颖)昨日,我市2015年全市城建工作会议召开,全面落实“让城市安静下来”理念,动员部署“绿道年”、“路网年”、“停车场年”建设工作。记者从会上获悉,为推进生态保护,保障新城与主城有效隔离,继武汉都市发展区1:2000基本生态控制线规划出台后,《武汉市全域生态框架保护规划》将于近期出台,划定全市域生态底线,推进生态保护,禁止一切侵占生态带的建设行为。

我市在空间分布上分为都市发展区和农业生态区两个层次。2013年,我市划定的都市发展区基本生态控制线面积为1814平方公里,其中生态底线区1566平方公里,仅允许确需建设的道路交通设施和市政公用设施、生态型农业设施、公园绿地及必要的风景游赏设施等4类项目进入。此次规划的区域为都市发展区以外的农业生态区,面积5308平方公里。

前期规划中,武汉的生态家底已被摸清。市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山、水、农、林为我市四大生态资源。其中,北部主要是大别山余脉,以低山丘陵为主,南部主要分布大型湖群,市域内部与周边湖泊水系共同形成城市圈内水体最为集聚的区域。

以长江、汉江以及府河构成武汉水系基本架构,由此形成汉口东西湖片、黄陂新洲片、汉阳片、武昌江夏片四大片相对独立的水网。水域面积之大让人惊讶,武汉现有主要河流165条、湖泊166个、水库269座,水域总面积2117.6平方公里,占市域面积的1/4。市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这对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降解污染、调蓄洪水、发展城市旅游都有重要意义。

武汉的山体资源也不逊色,都市发展区内两列东西走向、南北平行的山系,以及农业生态区北部的大别山余脉,成为全市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域;农业用地面积也占全市域总面积的近50%,主要在农业生态区集中分布。

市国土规划局相关负责人称,全市域生态框架保护规划已经批复,将对线内新增建设项目严格依法执行准入控制,不符合基本生态控制线准入要求的项目“零审批、零进入”,加强对符合准入条件新增项目的规范化管理。

责编:邓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