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大学现新奇迎新标语 新生被称“小妖精”

03.09.2014  12:27

  “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这是吉林大学广播站贴出的迎新标语。今年的大学迎新,各大高校都挂出了给力的标语,励志版的有“天行健,学长以实力打倒高富帅;地势坤,学姐凭智慧战胜白富美”。鸡汤版的有“做一个明媚的女子,不倾国,不倾城。以优雅姿态去摸爬滚打;做一个丰盈的男子,不虚化,不浮躁。以先锋之姿去奋斗拼搏”。当然也不乏“学妹,快到我们碗里来!”“人生目标不明,结局堪比房祖名”这样简单直接版。(9月2日《中国青年报》)

  各地大学标新立异的迎新标语。

  ■三言两语

  ●九零后体,让大叔们没法接受了。但还是比大便体强!学校毕竟不是社会,折腾你们的青春、精力,是学校的重要使命。

  ——陈劲松

  ●大学如果矫情,那么大学将不是大学。吉林大学这样的欢迎语来欢迎新生,理应给以行政处分和记过。

  ——广大

  ●这样的“欢迎”标语,竟然能出现在吉林大学,而被校方认可,学校书记校长不知有何感想?

  ——齐佳俊

  ●今天看到残酷的一句话:长得好看的叫学妹,丑的只能叫新生 !

  ——卫青永

  ●怎么感觉这不是迎新,倒好像招淫?

  ——孙评

  ●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这句话脑子即刻来个转换(小荡妇们,你们终于来了……)电影看太多的缘故……

  ——丘莫聪

  ●好萌好亲的迎新招数哦!好感动!你们太有才啦!真羡慕你们生在好时光!

  ——陈希

  ●很正常,时代变了,口号风骚了,可师兄对师妹的感情没变。上世纪90年代我们迎新时,标语都很正经,可心里想的和卧谈会时聊的,跟今天骚年们标语“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差不多,只是今天的孩子大胆开放多了,我们那时闷骚不敢说。——田云

  反对

  当一争高下二辨雅俗

  新学年伊始,大江南北的高校里竞相打出迎新标语,这作为一种校园文化,也从一个侧面透露出高校各自的“精气神”;只不过,这些“精气神”有高下之分,有雅俗之别。

  大学迎新,也是一种民生,最根本的还是要讲服务至上。告别家园,踏入校园,大一新生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当务之急,最好要有住、吃、学方面的手绘地图。还要有相关服务人员联系电话。西南大学的“新生QQ群”、华中师范大学的“一站式”服务,此等迎新,称得上高明。

  当然,高与下是相对的。高富帅与白富美,本没有错;但,高校产出的产品,比的是报效祖国,造福于人类,那“天行健,学长以实力打倒高富帅;地势坤,学姐凭智慧战胜白富美”,如此迎新标语,如此为学之境界,充其量只能算是高山脚下一座土丘而已。

  大学是培养科技人才的地方。对学子们来说,勤奋读书,刻苦钻研,当踏进校园第一天就应该立大志而“人生须向极高处,举首还多在上人”;这其间,南方科技大学“最美的年龄为最纯的梦想尽最大的努力”,此处之“三最”,凸显象牙塔之典雅。

  相对来说,“小妖精们,你们终于来了!”“学妹,快到我们碗里来!”,这类的迎新标语,虽然诙谐,也有些搞笑,但难免有些粗俗;毕竟,大学不是休闲娱乐的度假村,不是风花雪月的夜总会。

  迎新标语,也是大学第一课。这第一课,有清纯+创新,就会让人难忘;而如果还有高雅的清纯+创新,那将让人终身难忘;明白了这一道理,迎新标语就应该一争高下,二辨雅俗。张传发

  对新生的不尊重

  “小妖精”是什么意思?学校称呼新生“小妖精”欠严谨,失庄重,容易让人产生误会。

  小妖精,原指神话传说中法力无边、漂亮迷人、妩媚动人但又不在入神仙之列的女妖魔、女鬼怪,现在人们一般指很漂亮、很性感的年轻女性,或者很风骚、很放荡的女性。小妖精往往是男人对女人的称呼,带有暧昧的意味,表示男人和女人关系的亲昵、亲近、密切。比如男人幽会情人见面时可能直呼小妖精。但“小妖精”一词还具有相反的意思,即男人不喜欢、看不惯某个女人的行为、做派,可能轻蔑地称其为小妖精。

  学校是一个非常严肃的场合,特别是迎新期间,校园里会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家长们,他们的孩子被学校公然称呼为小妖精,家长们听到后会怎么想,能否接受?还有新生本人能接受这样的叫法吗?何况新生中除了女生,还有男生,难道男生也成了小妖精?

  不否认学校这样称呼新生的良好用意,希望借此表示学校对新生到来的热情、亲切、友好、高兴,就好像情人、闺密见面相逢一样,一下子拉近彼此心理距离。但是,这样的称呼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解。即使小妖精确有表示两者亲密无间的意思,但一般限于非公开的私人场合。

  学校作为一个教育单位,肩负着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使之成为国家栋梁的重任。教育是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严肃的问题需要严肃地对待,是非界限必须清楚分明,善恶美丑不能不辨。教育学生是不能开玩笑的,不是游戏嬉闹。

  因此,“小妖精”的标语显然是不适当的,有欠严谨,有失庄重,同时也是对新生的不尊重,可能引起新生和家长的不快。学校如要表示对新生的亲切、友好、欢迎之情,建议使用“”这个时髦的网络词,可能效果更好。

  刘运喜

  赞成

  最亲切感人的欢迎语

  在人们的印象中,各个大学迎接新生的标语不外乎:“热烈欢迎××届新生入校!”“祝全校师生们在新学期工作顺利!”和“今日你以××校为荣,来日××以你为荣”等。

  如今,时代变了,人们的思想变了,大学的迎新标语也与时俱进。近日又逢开学季,各大高校都开始了如火如荼的迎新工作。全国各大高校的学长学姐们都开始“蠢蠢欲动”,挖空心思迎接新生,集体“卖萌”。于是乎,各种欢乐、雷人、创新标语层出不穷,堪称叫绝——温柔体贴的“交大男女七比一,七个男生呵护你”让人爱心满满;忠告劝勉的“有一种爱叫做放手,有一种成长可以自己动手……”让人心存慰藉;诙谐幽默的“笑看学长提行装,当时只道是寻常;怒啃天书三百卷,不愁嫁得好儿郎”令人忍俊不禁;直白调侃的“长得好可能是西门庆,学业精才是武二郎!”“南岭无妹纸,搅基请谨慎!”令人会心一笑……生活本来就是多元化的,充满五颜六色的,是多姿多彩的,高校迎新标语各式各样的卖萌彰显的就是这种现象。

  总之,高校迎新标语可谓“萌语大观”,似乎向大学新生们吹来了一股清新之风,让其油然而生一种温暖,一种无比的惊喜,它们有意或无意地点中着人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触点,令人兴奋、激动或欣喜,让人获得深度的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让他们能很快地融入未知的校园生活,开创出人生一片崭新的天地。

  林日新

  用青年的方式接纳青年

  不同于以往简单严肃的迎新标语,今年各大高校的迎新标语开始体现出流行元素和活泼风格。也许,语言如此网络化、通俗化的迎新标语仍不能普遍被人接受,但它至少迎合了大多数年轻人的审美和喜好。这种用年轻人的方式迎接年轻人的做法,充分体现了大学的多元化和包容性,值得为之点赞。

  新鲜时尚的迎新标语,最直观的作用是能消除新生对大学的陌生感。几句贴近新生生活的标语,足以迅速拉近学校与新生之间的距离,有助于他们迅速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试想,这些追求时尚、活泼灵动的90后新生们,如果一进学校大门,看到的还是“热烈欢迎新同学”、“某某大学助你腾飞”等等老旧的迎新标语,虽然谈不上不合适,但却明显少了一些亲切感和互动性,给人感觉标语干巴巴的,气氛顿时变得生硬且无趣。

  而这些贴近年轻人生活的迎新标语,则会让新生们觉得被理解、被懂得、被接纳了,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可以与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平等、自由、亲密地交流,从高中跨越到大学的障碍感,便会不复存在。

  我们常说要“接地气”,对于高校来说,用创新的时尚标语去迎接时尚新潮的年轻人,就是最“接地气”的教育风格的展现。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些迎新标语体现出的不仅仅是高校在欢迎新生上的开放、时尚、灵活的态度,也间接地展露出高校自身的一些气度与气质。

  当然,我们绝不应当简单地否定传统迎新标语的作用和意义,它们严肃的风格或许也是高校一种严谨的治学氛围的体现。同样,坚守传统者也没有必要对这些时尚创新的迎新标语进行打击和排斥。坚守传统与迎合时代,都有各自充分的理由,坚守有坚守的意义,迎合有迎合的道理,只要这些坚守和迎合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