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资讯快递

10.06.2015  16:24

荆州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2600多万尾水生生物放流长江长湖

以“生态长湖、美丽荆州”为主题的荆州市2015年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动6月6日举行。中华鲟、达氏鲟及四大家鱼等2622万尾各类鱼种被放流长江和长湖。

  当天上午8点多,长湖海事码头放流点,荆州市水产局、财政局及荆江航道整治工程建设指挥部等单位负责人,与青年志愿者、现场工作人员一起,将1902万尾四大家鱼、鲌鱼等经济鱼类苗种放入长湖。

  此次放流的子一代中华鲟体长从1.2米到2米不等,年龄为7岁,子一代达氏鲟体长在0.5到1米之间,年龄3岁。此外,活动现场还放流了“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鳜鱼等经济鱼类苗种720万尾。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危起伟介绍,从2013年起,已经连续两年没有在长江发现中华鲟自然繁殖,这意味着最小的野生中华鲟可能是2012年出生的。按保守估计,这批中华鲟最大能活40岁,也就是再过37年,整个物种有可能将在自然界消失。不过,危起伟透露,今年四五月份,相关部门在长江口监测到了少量的鲟鱼幼鱼。

  中华鲟产卵时,需要低于20度的水温。一些专家指出,长江上大坝的滞温效应,导致了大坝下游秋冬季节水温上升。从2003年三峡大坝蓄水后,长江秋冬季水温平均升高了2—6度。另外,长江水环境的污染,也影响了中华鲟的自然繁殖。

  危起伟说,现在的增殖放流不能直接作用于野生中华鲟自然繁殖,只是一种不得已情况下保种的办法,目前迫切需要加强对中华鲟的保护,让中华鲟种群自然恢复,保护长江健康的生态环境。(张新)

武汉等地饮用水质达标

   湖北日报讯(记者王理略、龙华、通讯员柳东如)记者昨从省卫计委、武汉市水务集团获悉,目前武汉等地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

   入汛后,我省经历两轮强降雨,江河湖泊水位普涨,不少市民对长江水源地水质情况较关注。武汉市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该市几大长江饮用水水源地水质情况均达到取用标准。目前,武汉沌口、堤角、白沙洲、平湖门、余家头和青山水厂均从长江取水。各水厂每天都会对取水口的水源进行检测,只有达标后才会取用生产自来水。进入6月后,武汉市长江段各饮用水源水质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各水厂出厂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省卫计委介绍,除武汉外,荆州、咸宁、鄂州、黄石、黄冈等地水质均达标。监利县、洪湖市、江陵县近期每天采样检测末梢水3次,共计采样检测70份样品,检测结果全部合格。

天保工程将扩大到全国 停止商业性采伐不会影响木材安全

人民日报记者 刘 毅

   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建龙介绍了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等方面情况。

  张建龙表示,我国将把29.66亿亩天然林资源全部保护起来,到2017年,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通过建设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和在国际市场取得部分木材资源,我国的木材安全能够得到保障。

   我国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成效显著

  张建龙介绍,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国在森林、湿地、荒漠及其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野生动植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成为全球生态建设与自然保护的一大亮点。

  一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近年来,我国人工造林继续大规模推进,“十二五”期间,全国预计完成人工造林2960万公顷、森林抚育3880万公顷。森林面积和蓄积连续30年保持“双增长”,目前森林总面积2.08亿公顷,森林蓄积总量151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21.63%。森林质量及生态功能得到提高,全国森林总碳储量84.27亿吨,年生态服务总价值达12.68万亿元。

  二是湿地保护不断加强。目前,我国湿地总面积5360万公顷,占国土面积5.58%。近十年全国湿地保护面积增加5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由30.49%提高到43.51%。另一方面,加强了湿地抢救性保护和恢复力度,通过实施重点工程、建立湿地公园等措施,近三年恢复湿地10万公顷,一批破碎化严重、人为干扰大的重要湿地正逐步恢复原貌。

  三是沙化土地逐年减少。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程度持续减轻,沙化土地治理进入了“整体遏制、局部扩大”的新阶段。第四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2005—2009年期间,全国荒漠化土地、沙化土地面积年均减少2491平方公里和171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减少的省份增加到29个。沙区中度、重度、极重度三种类型的荒漠化和沙化土地呈减少趋势,沙区植被盖度提高到了17.63%,重点治理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四是自然保护力度加大。我国通过加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沙漠公园等建设,扩大了自然保护地的规模,完善了自然保护体系。全国现已建立自然保护区2729处,其中林业自然保护区2189处,建立森林公园3100处、国际重要湿地和湿地公园1000多个、国家沙漠公园33个以及一批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总面积1.69亿公顷,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7.6%。这些自然保护地是我国陆地生态系统的精华,在保护我国自然资源及生态系统中发挥了骨干作用。

  五是野生动植物保护得到强化。我国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种群总体上实现了稳中有升。大熊猫、东北虎、东北豹、亚洲象、朱鹮五大旗舰物种野外种群数量明显增加,野生大熊猫由2000年的1100余只增加到1864只,野生朱鹮数量由1981年发现的7只发展到1000只左右,野生亚洲象增加到230多头。同时,有230多种野生动物建立了稳定的人工繁育种群,人工培育野生植物1000余种。

   2017年全部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

  张建龙表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我国要把天然林保护工程扩大到全国,把29.66亿亩天然林资源全部保护起来。保护的标志就是天然林里不得进行商业性采伐。

  现在我国每年商业性采伐将近5000万立方米,折算成森林蓄积量约8000万立方米。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分三年实行,到2017年全部停止。这是否会影响我国的木材安全?

  张建龙说,我国的木材消费近一半要从国外进口。从长久的木材安全考虑,我国规划了2.1亿亩木材战略储备基地,现在已经实施了2000万亩,再过5到8年,可以增加9500万立方米木材供给。另外,可以通过国际市场合理合法地经营,取得一些木材资源。现在中国在国外租赁的林地已经有6亿多亩,以培育为主,培育以后适当取材,所以不用担心木材问题。

  “根据测算,天然林停止商业性采伐,每年减少5000万立方米木材供给,不会对中国的木材市场造成很大波动。”张建龙表示,“大约到2020年,我国自己能够提供55%的木材,可能还需要从国外市场进口40%以上,只要进口不超过60%,木材安全是能够保障的。

   国有林场改革最重要目标是保生态、保资源

  国有林场改革正在全面推进,如何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张建龙表示,我国有4883个国有林场,经营的面积近9亿亩。这次改革把保生态、保资源作为最重要的目标。一切的改革措施都要围绕保生态、保资源展开。具体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定性。承担保护和培育森林资源的国有林场将定性为事业单位,公益一类或者公益二类。根据试点,90%以上基本都这样定性。有的国有林场已经没有林地或者林地很少了,以经营为主,也可以搞商业性林场,这个数量是很少的。

  第二,定编。国有林场现在有48万人,这次改革中,人员要精简高效,管理人员、科技人员、特殊岗位等定编20多万,不到50%。

  第三,职工收入纳入各级财政。过去国有林场完全是找米下锅,自己砍木头挣收入,甚至有的靠种点农作物、靠“工资田”养活自己。现在定在编制之内的要纳入财政。编制之外的,基本上通过生态效益补偿费、森林抚育补助资金等,以购买劳务的形式来执行,不让一个人下岗,不把一个人推向社会。

  第四,在职人员和退休人员全部入社保,解决后顾之忧。

  张建龙说,森林属于国有资源,不许卖一亩林地来解决职工的工资问题、社保问题。现在中央、省、地都建立了督查监督体系。大家的认识完全一致,我们一定要把森林保护起来,让国有林场和重点国有林区的十七八亿亩森林发挥生态效应。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这些国有森林。

  “这次改革既不会造成森林资源的破坏,不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也不会让国有林场职工下岗。保生态、保资源、保民生是改革的底线。”张建龙说。

我国拟发布首个国家标准控制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

严控船舶排放 守护港口蓝天

人民日报记者 寇江泽

 

人民视觉

  日前,《船舶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测量方法(中国第一、二阶段)》向全社会第二次公开征求意见。对此,记者采访了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司长熊跃辉。

   港口深受船舶排放气体污染

  我国内河航运资源比较丰富,截至2013年底,共拥有水上运输船舶17.26万艘,净载重量2.44亿吨。全球十大港口中,我国占据八席,吞吐量约占全球1/4。由此,船舶运输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受船舶污染影响最大的是港口城市,其次是江河沿岸城市。”熊跃辉指出。

  据测算,2013年全国船舶二氧化硫排放量约占排放总量的8.4%,氮氧化物排放量占11.3%。根据上海2012年的相关研究结果,船舶排放产生的SO2、NOx和PM2.5分别占到上海市排放总量的12.4%、11.6%以及5.6%。在香港,2012年的数据显示,船舶废气排放是当地PM10、NOx和SO2的最大排放源,其中前两者占到约30%,SO2则达到50%。

  “针对船舶排放的水和固废污染控制,已经有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且环保部正在对该标准进行修订;针对船舶的大气污染控制,长期以来排放标准是空白。”熊跃辉说。

  为落实《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要求,环境保护部适时启动了《船机标准》的制订工作,以填补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空白。

  “另外,为了控制造船过程中的VOCs等大气污染物排放,环保部正在制订《船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熊跃辉表示。

   燃油新标准针对所有船舶

  新标准是我国首次发布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国家标准。2014年7月7日,环境保护部向社会公开发布了该标准的第一次征求意见稿。与第一次征求意见稿相比,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对标准中的船机使用燃油的规定进行了调整,放宽了船舶使用燃油的种类和范围;增加了娱乐用船舶发动机的耐久性要求等。

  其中,目前大多数船舶使用的是压燃式发动机,所用燃料是柴油或者硫含量较高的船用燃料油,排放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和一氧化碳(CO)。对此,“标准中分别规定了上述污染物的排放限值。”熊跃辉说。

  该标准针对的,主要是新定型和新生产的船用发动机。“新标准适用于具有中国船籍在我国水域航行或作业的船舶装用的额定净功率大于37千瓦的船用发动机。”熊跃辉介绍。

  船舶燃用高含硫量劣质燃油是造成污染排放的最大影响因素。目前,我国船用燃料消耗中有60%—65%为船用燃料油,少量用轻柴油(普通柴油)。为了控制船舶的SO2和PM排放,新标准中对船舶使用燃料作出了规定。与上述发动机针对范围不同,针对燃油的新标准,不仅适用于新生产的船舶,同时也适用于正在使用的所有船舶。

  “标准还规定了排放耐久性要求。一般船舶(娱乐船舶除外)均应在10000小时或10年(以先到者为准)内排放满足标准要求。”熊跃辉说。

  标准中的燃油使用规定,将获显著环境效益

  记者了解到,标准将分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两个阶段实施。“按照近年增长趋势,每年新增船机1000万千瓦寿命期为25年计算,实施第一阶段标准3年,所制造投入使用的这些船机,其船舶在全寿命期内将减排NOx约140万吨,PM将减排近40万吨;若实施第二阶段标准3年,装用这些船机的船舶在其寿命期内将进一步减排NOx约115万吨,PM将减排近6万吨。”熊跃辉说。

  另外,标准中对于船用燃油使用的规定,将会获得显著的环境效益。经估算,仅全国运输船舶(不包括渔船),通过提高燃油品质将使SO2排放每年削减约95万吨,PM排放每年削减约11万吨。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