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资讯快递

01.07.2014  12:32


黄标车提前淘汰补贴办法昨出台

  楚天都市报讯 (记者刘闪 通讯员王勇 实习生熊学婷)记者昨从武汉市环保局获悉,《武汉市黄标车提前淘汰更新补贴办法》今起正式实施,明年年底前提前淘汰黄标车,可获0.26万元-1.57万元不等的补贴,比年初出台的试行方案的标准上浮了30%,且今年淘汰将比明年淘汰多获得10%补贴,总计补贴资金约11.9亿元。

  据悉,车主网上登记车辆详细信息后,将有专业人员代办报废、注销手续并上门收车,车主凭短信1个月内即可领到补贴。

4G时代 湖北移动又有节能减排新举措

加快4G网络建设 降低基站能耗 应用多种信息技术

图为:云视讯实现远程异地面试,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损耗。

图为:身边小事做起,将节能环保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图为:亲手种下树苗,为绿色自然添力。

  湖北日报讯 (作者余愿)在“2014中国绿色通信大会”上,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始终是通信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社会责任企业,多年来,中国移动湖北公司持续推进“绿色行动计划”,在充分践行节能减排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外,坚持以多种信息化应用,为湖北“两型社会”发展注入了绿色动力。

   绿色4G带来节能减排新思路

  2013年12月4日,国家工信部向三大运营商正式发放第四代移动通信业务牌照,我国正式迈入4G时代。“4G在给我们带来极速上网体验的同时,也为节能减排提供了新思路。”湖北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与2G、3G相比,4G的高速率、大带宽、大容量使得机柜数大大减少。“比如原来在2G、3G网络下,要10个机柜才能提供的服务,4G网络下只需要1个,机柜少了,整体耗能也相应下降。

  对于4G而言,TD-LTE的关键技术就是频峰,LTE的两层接入网结构,一方面通过降低网络延时提升客户感知,同时又根据不同用户需求,自动合理分配网络资源,最大限度提高带宽利用效率、增大网络吞吐容量。在大流量背景下,尽管网络设备总能耗适度增长,但系统容流量十倍、百倍增长,从而单位能耗会大幅降低。“此外,对手机用户来说,LTE可以按照用户需要,在空闲态和连接态两种不同工作模式之间自动切换,从而延长待机时间。”该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目前中国移动正在建设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今年年底将建成超过50万个4G基站。在湖北,截至2014年5月,我省已有移动2G/3G基站4.6万个,移动4G基站数也超过18000多个,实现了全省乡镇以上4G网络全覆盖。根据规划,湖北移动将进一步扩大4G覆盖范围,增强覆盖效果,到2014年底实现湖北全省主要交通干道、省内3A级以上风景区的全部覆盖,以及提供农村数据流量较高区域的热点覆盖。

  除积极推进4G网络建设外,湖北移动还积极开展基站节能降耗,实现节能减排。据湖北移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0年起,湖北移动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应用自然冷源技术对现有基站进行节能改造;通过在已建基站外表涂刷热反射隔热涂料降低空调能耗;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试点引入氢燃料电池、风、光电等新型能源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截至2013年末,全省适宜使用自然冷源技术的6000多个基站中已安装智能通风系统4100套,基站热管换热机组500套,年节电约477万度;全省7000个基站涂刷热反射隔热涂料,年节电约712万度。仅今年一季度,全省移动基站单位能耗较2013年同比下降33.1%。

   多种信息化应用推进全社会环保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如何有效地推进环境治理成为代表们最为关心的话题。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移动总经理郭永宏建议以信息化手段治理、保护环境。郭永宏认为,加大信息化技术应用于环境治理的规模和力度,才能真正走上“代价小、效益好、排放低、可持续的环境保护新道路”,才能真正实现“两型社会”的目标。

  近年来,湖北移动在全社会推广节能减排的信息化产品,加强、限制并逐步减少人为的环境损耗。2009年,大冶有色、三鑫金铜、大冶铜梓沟煤矿、华新水泥等矿工企业先后接入湖北移动安监、环保监控系统,通过对生产过程的24小时实时监控,使企业排污量较之前下降22%,重点企业节能减排下降130%;2013年6月,利用移动信息技术,黄冈市烟草专卖局实现了“专线+门禁一卡通+车务通”,截至今年2月底,黄冈市烟草专卖局电力能耗降低了70%,资源利用率提高50%以上;另外,由湖北移动研发的“云视讯”会议系统能为150余人规模的跨国大会节省差旅费近200万元,云端实时通话也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员流动和汽车尾气排放,目前已在教育、金融、智造、税务、医疗等多个行业实现应用。

  在社会生活方面,以信息化应用推进节能减排同样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文化领域,中国移动“和阅读”平台已与190多家优质内容合作伙伴开展合作,收录正版数字图书超过40万册,累计为3.5亿用户提供过手机阅读服务,每月的访问用户超过8500万。其中,湖北每月活跃用户近160万,大量节省了纸质阅读带来的木材砍伐和油印费用。

  另外,从2010年6月开始,湖北移动还通过139电子邮箱为用户提供电子账单服务,不但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更减少了纸质账单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据湖北移动139邮箱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6月8日,湖北139邮箱在网用户超1377万人,每月约有1500万封邮件发出,按每封电子账单节约2张A4纸计算,每月可节约纸张约3000万张,相当于每月减少砍伐10000棵20年的成年树木。

   共建共享引领可持续发展

  “低碳湖北”的发展不仅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更需要社会多方整合资源、通力合作,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

  2010年8月21日,由湖北移动、湖北联通、湖北电信三家运营商共建共享的宜万铁路公网覆盖工程正式开始。作为国内建设难度最大的已建铁路,宜万铁路湖北段近80%的路段由隧道组成,且因火车封闭性强、运行速度快等因素,使得铁路沿线的通信网络覆盖面临投资巨大、建设难度前所未有等难题。为圆满完成公网覆盖,三家运营商通过共同投资,共享铁路管道、电源及部分铁塔、机房等,不但有效提高了现有资源利用效率,节省投资额近2.6亿元,同时也开创铁路沿线通信共建共享先河。目前,该项管理创新已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列为全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十大案例之首,被湖北省通信管理局评为“管理创新奖”,并在天河机场T3航站楼、武广高铁、郑武铁路、武汉地铁、南水北调移民安置点等项目中得到应用和推广。

  2012年9月,随着湖北省最后一批丹江口水库移民乔迁新居,历时3年多的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作全面完成。作为继三峡工程后,中国最大的移民迁安工程,湖北移动不仅运用各种信息化手段助力和谐移民、平安搬迁,还在移民区工程通信迁改建设与网络覆盖优化过程中,积极发挥自身网络优势,与湖北联通、电信等运营商合作,寻求共建共享。目前,通过三方共同努力,实现南水北调移民区内基站共建共享31个,其中湖北移动、电信、联通三家共建基站17个,电信与移动共建基站5个,电信与联通共建基站4个,移动与联通共建基站1个;联通、移动共享电信基站1个,不但大大节约了资金成本,也为南水北调中线移民工程的按时完成提供了时间保障。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