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吉与鸦片战争博物馆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6.06.2014  21:24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林则徐虎门销烟拉开中国近现代史序幕。在第27个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鸦片战争博物馆与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于广东虎门签订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协议,展开深度合作,携手为国人留住民族记忆、传扬民族大义。与此同时,王老吉志愿者们将积极投身爱国主义宣教和志愿者活动。鸦片战争博物馆也将根据自身业务职能协助乙方寻找企业博物馆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王老吉凉茶博物馆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双方共同探讨博物馆发展与运作方式,挖掘各自的文化潜力。

历史的交织共同的足迹

6月26日,鸦片战争博物馆与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在广东虎门正式签署共建协议,成为“共建单位”,展开文化层面的合作,双方领导还一同为共建基地揭牌。有专家学者表示,禁烟运动和凉茶文化都起源于广东,时间上也大致接近,有着共同的历史足迹。”

诚如所言,王老吉凉茶与鸦片战争可以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有民间记载,林则徐初到广州准备禁烟时,因操劳过度、水土不服,又患了感冒,久病不愈,后在随从的推荐下饮用了王老吉配制的凉茶,病愈后特地赠王老吉大铜葫芦以示感谢。

而王老吉凉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请茶”缸,与鸦片战争的联系则更为直接。据该馆负责人黄一文介绍,这只“请茶”缸是由清末广州王老吉老铺定制,是留存逾150年的稀世文物,为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王老吉慰问虎门战役前线清军将士所用。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历史轨迹上的交织,禁毒运动和凉茶文化已经在广东这一革命圣地中,自然地结合在了一起。这无疑让100余年后的今天,鸦片战争博物馆与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的联合共建,显得如此必要又合情合理。

现实的回响共同的使命

经过一百多年,无论是禁毒运动还是凉茶文化,发展到今天,都已经深深融入了中国人的文化血脉中,成为难以磨灭的民族记忆。

作为中国禁毒的重要标志机构之一,位于东莞虎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一直承担着虎门销烟精神的重任,在禁毒运动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超过400万人次,先后获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等荣誉,这些荣誉也鞭策该馆探索新的历史文化传扬形式。

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近年来,鸦片战争博物馆秉承“传播知识,教育群众”的服务理念,充分挖掘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和深厚人文底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其中,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就是一项重要的举措。目前,该馆与西北大学、海军沙角部队、长安美泰玩具厂等共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单位已达80多家,涵盖有普通高校、中小学、企业、部队、社区等。

而王老吉于2013年12月成立的王老吉凉茶博物馆,也一直在不断追求更好的传扬中国百年凉茶文化的目的。作为全球规模最大、藏品最丰富、科技含量最高的凉茶博物馆,该馆通过土灶、柴火、药茶煲等再现了旧时凉茶铺的生活场景,通过高科技互动区让观众体验亲手制作正宗凉茶的过程,还有王老吉凉茶186年来在不同时代的产品包装、广告内容等等。有媒体评论说,该馆通过老照片、实物以及多媒体等手段,全面介绍了中国凉茶的古今发展和养生机理,以及王老吉的传奇故事、辉煌成就,让数千文物浓缩成了一部中国凉茶史。

近年来,王老吉在探索传承中华凉茶文化、传扬民族大义方面,频出善举。2013年以来,王老吉先后建立了王老吉中华吉文化研究院、王老吉文化研究会,同时携手国内凉茶企业成立了中国凉茶产业战略联盟。今年年初,有着186年历史的 “王老吉”登上中国邮政特批发行的纪念邮票,将王老吉凉茶博物馆珍藏的“品牌故事与传承故事”以邮票形式推出,使王老吉成为国内首家登上百年邮政邮票这一国家名片的中华老字号凉茶品牌。5月18日,王老吉建立的国内首家3D全景数字凉茶博物馆正式上线。与此同时,在正宗王老吉凉茶文化全球巡回展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发布会上,广东省博物馆、万木草堂、神农草堂、王老吉凉茶博物馆四方达成合作意向,将共同搭建宣传和交流平台,共同弘扬和推广正宗凉茶文化。6月13日,第二届王老吉凉茶文化节在广州正式启动。密集的优秀历史文化保护、传承行动,昭示了王老吉在传承凉茶文化方面的决心。

而通过此次共建合作,鸦片战争博物馆也将根据自身业务职能协助乙方寻找企业博物馆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为王老吉凉茶博物馆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双方共同探讨博物馆发展与运作方式,挖掘各自的文化潜力。

雨果曾说:“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应。” 一个国家没有了历史,就如同一个人没有了记忆。处在转型期的中国,对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渴望与需求比任何时期都要来得强烈。鸦片战争历史和中华凉茶发展历史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互助的民族精神,是国家转型时期的“催化剂”。

本次广州王老吉大健康产业有限公司与鸦片战争博物馆的合作,通过开展共建活动,将架起博物馆与企业沟通的桥梁,一方面,让博物馆走近企业,向企业员工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精神文化产品,不断满足广大企业员工的业余精神文化生活;另一方面,让更多的企业员工了解博物馆,主动走进博物馆,使博物馆能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最终达到双赢。

来源:中国财经时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