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王秀槐教授来我校传授“有效教学的锦囊秘笈”

10.04.2017  21:20

4月6日—7日,台湾大学王秀槐教授及其团队受邀来我校,举办了“BOPPPS微型教学设计与演练”教学工作坊。工作坊为期两天,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设计与讨论互动”为主题,围绕“如何让课堂互动起来?”、“如何让课堂讨论欲罢不能?”、“如何设计与之相应的教学?”等展开,来自我校各学院的近60名一线教师参加了本次工作坊。

6日上午,工作坊正式开始。王秀槐教授在深入分析教与学的关系、当今时代学生的特质、未来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高校教师面临挑战等基础上,向参与教师介绍了BOPPPS有效教学的基本架构与原理。王教授指出,BOPPPS是对导言(Bridge)、目标(Objective)、前测(Pre-assessment)、参与式学习(Participation)、后测(Post-assessment)和总结(Summary)等六个课堂教学环节的概括,是一种组织教学流程的方法,可以运用到设计10分钟、45分钟和一门课中,其教学特点是采取凤头策略吸引人,采取猪肚策略让学生参与;采取豹尾策略有力地收尾。针对六个环节,王教授分别通过经典的视频、丰富的教学案例以及团队教师现身示范等方法进行了详细地讲解。

   

    “理论与实操有效结合,参训者在学中做,也在做中学”是本次工作坊的最大亮点。在讲解结束后,针对事先设计的主题,参与教师分10组现场开展BOPPPS教案设计、展示。每组自由选择一个主题进行小组讨论,按BOPPPS教学模式制作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设计,并选派一名参与者进行1分钟的陈述,现场教师投票点赞,最后魏正聪所在第3组获得“雷厉风行奖”,李祝所在的第2组和鲁修红老师所在的第10组获得“最佳创意奖”。

在CLEAR讨论互动设计工作坊中,王秀槐教授谈到,“好的问题设计应能深化核心知识、集思广益、解决问题或者引发争议”。王教授根据不同的角色特点从7个w,即who、what、when、why、how、where和what impact等设置问题后,参与教师分10组进行课堂讨论设计。针对设计作品,王教授让组与组之间参观、点评和讨论,学习彼此的优点,指出不足,达到了思想碰撞与融合。在该工作坊中,王教授让大家体验了不同的分组及讨论效果。通过配对讨论,体验讨论的乐趣,引发讨论的意愿,感受到了每一种讨论的利弊和适合的课堂形式,现场讨论真是欲罢不能,意犹未尽。

在4月7日的工作坊中,参与教师分四组对前一天所学的内容进行演练,通过演练、自评、点评、修改设计等环节内化吸收,王秀槐教授及其团队教师对授课教师点评,组织小组间反馈,开展一对一交流。王秀槐在点评中谈到:“两天的工作坊,老师们的热情、进步、对教育的理解、对教学的热爱,很受感动,整个工作坊收效明显。”参与老师均表示受益匪浅。管理学院彭廷谈到:“BOPPPS最重要部分在于目标的设定,最难把握的则是第二个P,参与环节。此次工作坊,自己对教学设计、讨论互动有了系统的认识与实践。该模式的实施可促进学生4C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作为新教师代表,生食学院的高萌萌表示:“在聆听专家授课和团队老师示范,自己经历了2组设计,2次演练,对如何授课、如何讨论,有了全新的认识。相信自己在以后的授课中,慢慢体会,会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