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泽龙: 母语教育质量一代不如一代

25.04.2016  17:08

   中新网湖北新闻4月25日电 (陈岩)4月24日,长江学者、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泽龙教授在华中师范大语文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指出,我们基础语文教育成了语文考试机器,语文教师差不多成了应试教育的操盘手,语文教育基础研究成了语文考试研究的推手或工具;许多学生不爱学习语文,母语教育质量一代不如一代。

  王泽龙认为,高校语文教育研究不熟悉基础语文教育现状,语文教学法、教材教法成了空头讲章;语文基础教育不需要高等教育不务实,不得分的研究,可以说高校语文教育研究与基础语文教育研究严重脱节。我们不能继续把语文教育搞成语文考试教育,把语文研究弄成语文考试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为什么要发起成立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王泽龙回答说,语文教育是一个民族母语教育的主要内容,它是关系到我们民族文化基本素质的养成教育,我们高等汉语言文学师范教育有着双重的责任,即研究汉语言文学、又培养汉语言文学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中文系是研究语文教育的专业机构,我们是培养语文教师的教师,研究语文教育我们责无旁贷!

  王泽龙指出,现代语文教育与语文教育研究应树立语文知识教育、语文人文素养教育、语文审美能力教育、现代语文媒体意识教育为一体的现代语文观的理念。语文教育当然是语文知识教育(我们说教育应该包括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语文与数学、物理不一样,语文教育除了传授知识,还应该是文化的教育,人文的教育。然而我们的语文教育缺少人文关怀,学生缺少情商智慧,学生缺少浪漫的诗性与创造的激情。面对信息化浪潮,我们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没有做好知识准备。

  王泽龙说,我们的语文教育首先要有人文关怀,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本位,尊重人的个性发展,培训学生的自主品格与公民意识,养成学生的健康道德,让我们的教育符合人性发展与现代文明的世界潮流。教语文,教作文,较说话,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教做人。我们的教育没有把受教育的对象作为一个健全的人来培养,作为有个性有情感的人来关怀。

  “学生被培优、被呵护、被陪读,被排名,学习没有快乐,学生普遍厌学,学生在学校生活与受教育的自我尊严意识被剥夺。我们的学生普遍缺少人文理想、社会抱负、道德信仰,缺少对社会对他人甚至对亲友的关心,缺少生动活泼的个性,缺少幽默与情趣。我们的教育过于功利,分数为上,成绩第一,把才智等同为人才。错误偏颇的人才价值观,成了当前应试教育的社会背景与观念基础。这样的工具理性教育下的产物,是不可能成为治理天下的一代人才的”,王泽龙指出,转变错误的教育理念,推动教育理念的变革,是我们语文教育研究的使命。

  王泽龙认为,我们的语文教育要倡导学生智商情商兼修的教育理念。语文教育除了知识的传授与启发,还应该是渗透情感教育、体现审美特征、开发形象思维,抵达内心世界的诗性教育,用思想点燃课堂,让情感照亮心灵。课堂教育只是语文教育的一个环节,语文教育要向课外延伸,包括审美教育的化育过程。

  王泽龙指出,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给我们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信息化传播正在改变人们阅读方式,传统的听说读写的语文教育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现代语文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方式。语文教育如何适应现代知识传播功能,适应互联网+时代的语文教育要求,指导我们的学生运用现代意义的语文,是我们急切需要探讨的问题。我们的语文应该是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大语文观,需要教育学生如何选择信息,培养媒体意识,在海量般的知识海洋中学会自主学习。这是我们要应对的新问题。

  王泽龙说,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计划是建设一支高校语文教育专业研究与基础教育教师研究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让大学语文教师成为熟悉基础教育的行家;让基础语文教师不断提升语文观念与能力。把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考察结合(基地、实验田建设),让语文教育研究界地气,在语文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把语文研究与语文建设结合(包括语文教育的基础理论、教材、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研究与建设),做好汉语言文学的学术研究成向基础语文教育的转化,探索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的有效接轨。总体上围绕一个中心:坚持语文教育改革理论探究与实践的结合

  “语文教育研究中心的目标: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提升语文教育水平,培养现代语文教育队伍,开创现代语文教育新局面做贡献”王泽龙说。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