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仪所谓“弘扬祖业”实则“卖祖求利”

30.06.2014  17:43

  此前,自称王泽邦第五代玄孙的香港人士王健仪曾多次对媒体表示自己将全力将家族的王老吉凉茶事业发扬光大,希望实现海内外商标的统一。而另一方面又屡屡帮王老吉的竞争对手加多宝站台,力挺加多宝,打击王老吉。实在让人匪夷所思。

   王泽邦后人分家百年一直不相往来

  众所周知,王老吉创始于1828年,距今已有186年历史。创始人是广东鹤山医人王泽邦老先生,其小名叫“阿吉”,因此得名“王老吉”。王泽邦于1883年辞世,后王老吉三家分店“王老吉成记”、“王老吉祥记”、“王老吉远恒济”三家分店独立经营。王家第三代一支王恒裕迁往香港定居。根据王健仪所著《创业垂统》中摘录的分家声明显示:王恒裕于1890年前后已经单独到香港发展,民国二年正式和广州王老吉分家,并于民国三年在香港报纸发表分家声明。王健仪就是王恒裕的孙女,这意味着,香港一脉早在100多年前就独立门户,从分家到现在一百多年来和广州王老吉无任何经营关系。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末至七十年代初,香港王老吉凉茶因经营不善,经历了一段低潮期,凉茶店被逼关闭,连王老吉的招牌也被逼出让筹钱还债。直到1984年,王豫康病逝,经过三年完成领取遗产手续,直至1988年末才重新经营王老吉业务。

  王老吉传承和发展,主要在于一直在广东发展的远恒济、王老吉联合制药厂、中药九厂、羊城药厂、羊城药业及至后来的王老吉药业的薪火相传。

  自分家后一百多年以来,香港一支和大陆一支一直没有往来,直至2012年广药收回王老吉商标后,王健仪才不知道在什么利益的驱动下,通过各种关系重新“寻根问祖”、“认祖归宗”,找到大陆一支的后人。

   广药王老吉在国内最早推出凉茶饮料

  与香港王老吉经营上的波折相比,留在广东的王恒辉、王瑞恒兄弟经营的王老吉远恒济总店的发展轨迹则更为清晰和连贯,1911年,王老吉以葫芦招牌为记在中华民国政府获准注册;1928年后以王泽邦像和榄线葫芦图案注册,1938年,日军攻陷广州,王老吉货栈被焚毁,直至1946年才在海珠中路恢复生产。50年代,王老吉水碗凉茶点档又遍及广东城乡,“王老吉”逐渐成为广东凉茶的代名词。1956年公私合营,王老吉与知名度颇高的嘉宝栈、常炯堂等八家企业合组“王老吉联合制药厂”,继续生产正宗王老吉凉茶等产品,主要产品市道甚好。1958年推出五花茶、消滞茶和伤风咳茶,1960年又研制出流感茶和小儿七星茶,其间商标是用“王老吉”三个字构成的圆形图案。1965年9月,药厂更名为“广州中药九厂”,1982年11月,“广州中药九厂”更名为“羊城药厂”。并于1992年11月26日企业股份制转组完毕,“广州羊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宣告成立,2005年2月,更名为“广州王老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992年,广药集团开创性地生产出盒装王老吉和罐装王老吉凉茶,为国内最早的凉茶植物饮料,在华南市场上广受追捧。1995年之前的罐装王老吉一直由广药集团生产经营,1995年之后,广药集团授权鸿道集团在一定期限内生产经营红色罐装和红色瓶装王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