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2.4万多头猪死亡 武汉科学家发现竟源于蝙蝠

11.04.2018  12:33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陈逗逗、王以豪)4月4日在线发表的《自然》杂志刊登了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等单位的一项研究成果。科研人员发现,曾导致广东2.4万多头猪死亡的致命疾病是一种源于蝙蝠的新型冠状病毒。该研究强调,积极监控蝙蝠及其他野生动物中的病毒性感染。

  2016年10月底,广东清远一种猪场暴发仔猪致死性疾病,随后,其他3家猪场也出现疫情。截至 2017年5月,共造成24693头仔猪死亡。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马静云等研究人员根据临床症状,对病猪样本进行多项已知猪腹泻相关病毒的检测。然而,在疾病暴发高峰期,所有病毒检测结果均为阴性。随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童贻刚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里面有一种未知的冠状病毒。武汉病毒研究所研究员石正丽等人开始接力研究,他们对2013年到2016年期间在广东采集的591份蝙蝠样品进行SADS冠状病毒检测,最终发现相似度达98%的病毒。石正丽介绍,“致命猪病毒目前还只限定在猪致病,与致命猪密切接触的人没被感染。

  “这种病毒不会感染到人类,目前也已经防控起来。但如果不是防控及时,也有可能对人类造成威胁。”石正丽建议,这次能2个月弄清病原,得益于前10年的积累。希望能前移新发传染病的“战线”,通过长期监测建立预警模型,对可能爆发的传染病进行预测或预警。

  为什么野生动物携带的病毒会传播到人类社会?石正丽表示,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快,很多森林、树木被砍伐,人类与野生动物接触比原来多,且人口密集的城市里,新发传染病很容易在密集人群中暴发。野生动物携带的很多病毒是长期存在的,我们应远离野生动物,如果难以避免的话,在做好防御措施情况下也可以避免感染。研究人员采样时发现,许多蝙蝠洞都是矿洞,在此作业或在附近居住的都属于高暴露人群,作业时最好采取防护措施,比如戴上口罩、穿上防护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