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陷史上最长亏损期 湖北省试点“生猪保险”

16.06.2014  10:14

    楚天金报讯 图为:数据来源:湖北省物价局网站 制图:罗怿

    □本报记者解鸿震

    此次猪价跌跌不休的背后原因究竟是什么?整个产业如何走出目前的尴尬与痛苦?生猪价格再反常,诠释的仍是供求关系决定价格的基本规律。具体到此轮“猪周期”,则是产能过剩、需求疲软。而在这看似非常简单的市场规律面前,政府部门又该如何在让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基础上,为推动猪产业健康、稳定发展,更有效地有所作为,则是一个不小的课题。

     亏损背后

    盲目扩张致产能过剩

    业内人士不解:按往年的“猪周期”来看,今年本应是猪价走强的一年,为何却持续低迷?局外人也疑惑:每年春节前均是猪肉价格上涨,为何今年春节前,这么反常地“跌跌不休”?就此,养殖户、畜牧专家和政府部门,均异口同声地说出四个字:“供多需少”。

    在黄陂养猪大户、武汉市天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杜德利看来,产能过剩,首先是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导致猪场大肆盲目扩张。比如,近年来,全国几家饲料和兽药方面的大型企业上市后,大量资本进入养猪业。

    再者,2003年以来,国家对养猪业实行补贴政策,本来是扶持养猪场规模化、现代化、标准化养殖,但很多养猪场却将这些补贴用在产能盲目扩张上。

    此外,由于养猪水平提高、疫情控制得好,出栏率提高,单体猪的出肉量也增加,市场上猪肉总体供应量自然也增加。

    另据一业内人士透露,尽管国家每年进口的猪肉不足60万吨,量并不算大,但走私的猪肉和猪蹄、内脏等难以统计,“而这些猪肉附属产品,一直是国内消费需求比较旺的”。

    湖北省畜牧专家、猪猪网首席分析师向远清接受楚天金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猪肉价格自今年春节前反常下跌,主要源于供应量偏大,导致产能过剩,而同时消费力反而偏弱。由于产能过剩,以至于今年春节前猪肉消费高峰都没有消化掉。加之,餐饮业不景气,受“三公”禁令等影响,猪肉消费量不足。

    另据国家农业部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称,2013年,全国生猪出栏达到7.15亿头,创历史新高。全国13亿人口,这相当于平均每人要吃掉大半头猪才能全部消化掉。“今年的生猪出栏,预计仍会在7亿头左右。”向远清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