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学生“猪倌”为寻深山黑猪险遭泥石流吞没-科教频道

12.08.2015  19:05

小时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家养的都是黑猪,过年时宰杀,那肉特别香。二十年来,我一直怀念那种味道。”大学生猪倌龙韬因为“念旧”,  辞掉白领工作,回到农村老家,当起了一名猪倌。3年后的今天,在十堰市竹溪县饲养黑猪的龙韬拥有了自己的品牌,并带领着乡亲们共同致富。

日前,荣登“荆楚楷模创业创新榜”的龙韬接受了荆楚网记者的专访。

龙韬在家乡竹溪县

打工还是创业

龙韬1987年出生在十堰市竹溪县,儿时一直在农村生活。这里是位于鄂、渝、陕三省交界的秦巴山区,丰茂的植被,良好的生态,孕育了丰沛的雨水,是汉江最大支流堵河的源头、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之一。

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龙韬,非常喜欢竹溪县原生态的生活。“这里山清水秀,四季分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家都养黑猪,那肉真香。

人总会长大,会离开家乡。2006年,19岁的龙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兰州交通大学给水排水工程专业。“刚刚考上大学的那两年,我参加了好几个社会实践活动,比如环保项目和农村支教,还获得了一些基金会支持,现在想想对现在的创业是很有帮助的。”龙韬在接受采访时说。

大学里,眼界慢慢开阔的他,开始“不安分”地创业。“我开过淘宝店、摆过地摊、卖过服装和鞋子,创业遇到的困难要比想象中的多得多。”回忆起当年的经历,龙韬动情地说道。

2010年6月,龙韬毕业。他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工程局和铁路局工作,而是前往杭州,进入一家创业型外企。在创业型企业工作,常常触动他自己内心深处的创业梦。加上家乡的父母惦念,龙韬决定辞职回家乡创业。

大山里的黑猪在哪里

回家做什么呢?龙韬说,既然回家了,就要做出一点不一样的事。多方考察之后,龙韬想依靠家乡的自然优势做生态农业。

二十年前自家饲养的黑猪肉味道浮上心头。“那时的猪肉市场几乎全是用饲料和抗生素饲养的白猪,我决定开始养黑猪。”龙韬说,他随后将创业的起点定在了自然条件优越的竹溪县蒋家堰镇关垭子村。

2011年5月,龙韬在竹溪县就业局的帮助下凑齐了第一笔创业资金,开始修葺厂房。一年后,养猪场首期工程完毕,龙韬踏上了寻找种猪的道路。

当时,黑猪即使在农村也非常稀少。只有偏远的、交通不便的山区才可能有人饲养。2012年4月,当地畜牧局工作人员告诉龙韬,大山里的一农户家有一头黑母猪。接到消息后,龙韬顾不着已经黑下来的天,立马驱车前往农户家中,不料途中突降暴雨,泥石流险些淹没了车子,“半夜遇到泥石流,天降大暴雨必须找个安全的集镇休息,但我当时只顾着赶路,没考虑那么多。换做现在我也会坚持过去。

就这样,一接到山里有黑猪的消息,龙韬便驱车前去寻找,前后跑了大半年,在十堰和安康山区搜寻濒危的本地黑猪。最终找到35头本地黑母猪和2头黑种猪,正式开始了黑猪的保种繁育计划。

抗生素到底用不用

资金、厂房和种猪的问题解决之后,更多的问题摆在了龙韬面前——该如何把猪儿们“抚养长大”?

龙韬请在华农的同学寄来了一套动植物养殖的书籍,还有《兽医学》,同时收看央视的节目《科技苑》,一边学习一边实践,甚至曾经做出大冬天整夜守在猪圈里的事情。一步步地,从生疏做到熟稔。

为了从同质化竞争中突围出来,龙韬一直坚持着自己的差异化路线:“利用循环农业模式,给猪吃的是玉米、红薯和青草,清理出的猪粪,发酵后又用来给玉米、红薯、青草当肥料。

怎样解决黑猪的生病问题?龙韬也有自己的办法,拒绝抗生素,用中药。他说,在春夏和秋冬之交,或者炎热的夏天,猪最容易生病或者不吃食,这时候在饲料里加入中草药,可以增强猪的抵抗力。“中草药的成分很安全,都是金银花,大青叶、板蓝根等,十斤一袋,一袋约两百元,每一百斤饲料里用一斤左右。”龙韬如数家珍,“刚开始养猪的那年,我损失了不少,用了中草药后明显问题少了。

互联网+农业模式

2012年10月,龙韬组织十余户村民共同创办了竹溪县秦巴土猪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合作社所做出的成绩逐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被授予  “2014年湖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青年示范社”等荣誉。龙韬个人也获得了2014年度“湖北省乡村好青年”等称号。

现在,龙韬已经为自己养殖的竹溪黑猪注册了商标“龙山洼”,正在筹备“有机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并利用微博、微信展开宣传和营销,还开辟了淘宝店、微店等网上店铺。

现在合作社年产黑猪1000头,销售额到年底有望突破400万。”龙韬表达了自己的愿望:“争取明年将销售额做到500万元,并带动300户农户一起养殖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