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让北方人民喝上放心水”

22.10.2014  18:12

    新华网武汉10月22日电 (记者李伟、袁志国、熊琳)“天公作美,9月秋汛以来,水库水位猛涨,库区水位已长高十几米,如今每天都在刷新着建坝以来的历史最高值。”站在176.6米高的丹江口水库大坝上,汉江集团丹江口水库调度科长胡永光遥指着北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宏伟设想到伟大实践,距离越来越近。

    蒙蒙细雨中的丹江口水库被层层轻雾环绕,远处的山丘时隐时现,愈发静谧与美丽。1050平方公里的库区水面面积,让身处一隅的到访者仿佛置身广阔的海面。

    “丹江口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在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甚至有时数据可以达到一类标准,可以放心直接饮用,现在,许多国内饮用水知名品牌,都在这里建立生产基地。自从监测站建立以来,水质没有出现过任何问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丹江口胡家岭水质自动监测站工程师柳根告诉记者。

    记者在该监测站看到,监测仪器上显示着PH值、溶解氧、氨氮核查值、高锰酸盐指数等10余项水质监测数据,并且以每4个小时采样分析的频率,从监测站通过网络传送到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为了确保水质安全,一些污染企业陆续关停。”左红伟原来在丹江口市浪河镇一家化工厂当电工。他告诉记者,因为环保指数不达标,再加上市场竞争激烈,工厂时常停产整顿,职工收益也很受影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启动后,化工厂关停,他和一些职工也找到新的工作。“现在我们的工作环境变好了,水库的水也更清了!

    “关停污染企业,治理污水排放,这是保护水质必须要做的事。现在,我们还在进一步整顿农村的生活污水、垃圾和饲养家禽。同时,针对水库内的网箱养鱼进行清理,希望能够进一步净化水质,让北方人民喝上放心水。”丹江口市环保局总工程师陈进春说。

    为消除点源、治理面源污染,丹江口市在每个安置点都建有规范的垃圾池,垃圾集中处理,并建有新型人工湿地组成的污水回收处理系统。在丹赵路办事处计家沟村移民安置点记者看到,长满美人蕉的人工湿地系统,污水进去,清水出来,无色无味,还可浇灌菜地。

    近年来,十堰全市为了保水质,守好北方人民的“水井”,先后关停并转“十五小”企业329多家,拒批160家污染企业,关闭106家黄姜加工企业,迁建125家企业。去年7月起,十堰开展“清水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近万人次,对工业污染源、垃圾处理场、污水处理厂、集中饮用水源地等进行拉网式检查,查处并督促整治各类环境违法企业近百家,累计下达处罚500余万元。(完)

(责任编辑 余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