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消防战士的父亲不后悔送儿去当兵:不怕牺牲

28.05.2014  13:21
卢亮(右)指导消防战士训练 万京燕生前拍的婚纱照 孙雨豪(右)入伍前跟亲戚合影

  记者高东起 高家龙 陈咏 林永俊 徐剑桥 特约记者王继斌 陈实 通讯员惠斌

  “上次见到儿子,还是在去年,具体日期,因时间太久,已经记不清了。

  “爱你是我的坚决,永不后悔。

  “我不后悔送他去当兵,既然穿了军装,就要不怕牺牲。

  这三句话,分别是卢亮父亲、万京燕爱人、孙雨豪父亲的泣泪倾诉。一场意外的灾难,让三个家庭不再团圆,无数人肝肠寸断。

  昨日,本报三名记者分赴三名救人英雄的家乡,感受英雄身后的故事。

   牺牲前一天

   卢亮给工地打工的父亲打电话

  “爸,您为我奔波了一生,不要再做了,缺钱用我给您

  卢亮的老家在孝昌县小悟乡桥湾村,这是一栋两层楼房。门口挂着“光荣军属”、“先进家庭户”、“星级文明户”的牌子。

  卢登永是卢亮的大伯,今年已70岁,说到侄儿,他忍不住掉下泪来。“他爸爸靠捡柴火,扛到集市上去卖,供卢亮读书。”卢登永说,十多年前,一担柴火才卖两三块钱,就是靠着这一担担的柴火钱,卢亮读完高中和大学。现在,卢亮爸爸还在孝昌县城工地上打工。

  2012年腊月初八,卢亮结婚,回桥湾村办了婚礼。这之后,大伯卢登永再也没见过卢亮。去年过年,大伯给卢亮打了个电话,问他怎么过年都不回来,卢亮说,过年要执勤,“越是节假日,越容易出问题,我更需要守在这里。

  接到“儿子出事”的消息后,卢亮的父母赶到了安陆。

  父亲卢登峰流着泪说,今年至今,一次都没有见过儿子;上次见到儿子,还是在去年,具体日期,因时间太久,他已经记不清了。

  卢登峰说,出事前一天下午5时许,儿子给他打了个电话,当时他正在工地上。卢亮说:“爸,您为我奔波了一生,不要再做了,缺钱用我给您。”卢登峰说到这里,躺在宾馆床上抽泣着的卢亮妈妈,又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其实卢亮也不宽裕,他和妻子,租住在孝感市后湖边上。卢亮女儿满月时,他的嫂子刘文桂去看过他。“房子很小,只有60平米,没有阳台,十分破旧。

  “弟弟是为救人光荣牺牲的,我一定要过来看看。”说着,刘文桂哭出声来,“他总是很忙,过年来我们家里拜年,从来都不吃饭,说走就走。”今年正月十八,卢亮的哥哥搬家,他最后一个来,吃完饭又走了,急着赶回队里去值班。

  刘文桂说,卢亮的妻子在医院工作,平时上班都是三班倒,女儿还不满2岁,“弟弟这一走,这个家的天,塌了。

   与爱人分开2小时后

   万京燕出警到了事发工地

  “国庆在部队举办婚礼的计划,成了无法弥补的遗憾

  年仅26岁的万京燕,是鄂州市梁子湖区涂家垴镇涂镇村胡家畈湾人。

  得知儿子不幸牺牲的噩耗,万京燕的父母连夜赶往安陆,只剩下二嫂守在家里。

  万家有四个孩子,万京燕在家排行老三,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妹妹,除了他在部队,其他姊妹都在广东、武汉等地打工。

  父母都以这个当兵的儿子为骄傲,家里至今还珍藏着2005年拍的一张照片。照片上瘦瘦高高的万京燕身着一身绿军装,胸前戴着大红花,与大哥在镇政府门前合影。

  因工作忙碌,万京燕每年只能回家一次,但是他非常有孝心,虽然工资不高,但他平时省吃俭用,不时还给父母寄钱。

  去年,父亲患尿毒症入院治疗,万京燕知道后准备请假回家,可当时有任务在身,他腾不出时间。此后,父亲的病一直让他牵挂,尿毒症如果治好需要花费几十万元,因家庭困难根本拿不出那么多钱,万京燕总是想方设法克扣自己,哪怕有一块钱他都攒起来。

  “爱你是我的坚决,永不后悔”——这是万京燕的爱人张玲的QQ签名。两人结识8年,一直聚少离多。“有时候几个月都见不到一次,但是我很理解他。

  2012年3月8日,万京燕和张玲在老家办了酒席。张玲在孝感上班,而万京燕在安陆,两地隔着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因为工作忙、任务多,万京燕很少回家,大多数时候都是张玲去找他。

  他们最后一次见面分开,是万京燕牺牲前两个小时。“我跟他聊了一些家庭未来的设想。”张玲说,他们本希望在今年国庆节领证,并在部队举办婚礼,可这个计划已成为无法弥补的遗憾。

   再过2天

   就是孙雨豪20岁的生日

  “我的乖孙子啊,你丢下家人,以后谁给你庆祝啊

  随州市曾都区万店镇龙头湾村二组,是鄂北的一个普通村落。1994年5月,孙雨豪出生在这里。

  前天晚上,小村庄忽然来了消防官兵,48岁的村民孙登胜被告知“儿子出了事”,他安顿好74岁的白发老母和患有精神疾病的妻子,匆匆上路。直到昨日上午来到殡仪馆,他才知晓,儿子为了救人已经遇难。

  见到儿子的遗体,孙登胜再也抑制不住情绪,爬到棺材上嚎啕大哭,泪如雨下。

  孙雨豪是家里的老二,姐姐孙倩倩今年23岁,在随州一家西餐厅当服务生。昨日一大早,孙倩倩看到报纸报道的刹那,眼泪夺眶而出。缓了一阵,她给爸爸打电话,电话两头,父女俩哭得稀里哗啦。

  孙雨豪家,是10多年前盖的一栋老房子,外墙已经有裂缝。客厅墙壁年久失修,早已泛黄。

  孙雨豪患病的母亲,还不知道儿子牺牲的事情,一进大门,怕她受刺激,乡亲借故把她引开了。客厅里,雨豪74岁的奶奶周桂华怎么也接受不了孙子去世的消息,坐在凳子上嚎啕大哭:“再过2天就是你20岁的生日了,我的乖孙子啊,你丢下家人,以后谁给你庆祝啊。

  孙倩倩从手机里翻出弟弟的照片,默默地抽泣着。“事发前一天,弟弟还打电话叮嘱爸妈注意身体,自己在部队挺好的,不料现在人一下就没了。

  孙倩倩说,弟弟特别节约,去年中秋节部队发了月饼,他没舍得吃,全部寄回了家里。他每个月就两三百元的补贴,平时舍不得花,上个月攒够了1000元就寄回了家。

  “他是职责所在,遇到危险,消防官兵不站出来,谁站出来?”说起弟弟的牺牲,孙倩倩无比坚强。父亲孙登胜则说,“现在我不后悔送他去当兵,既然穿了军装,就要不怕牺牲。” (编辑:裴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