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队增援天津“8.12”爆炸事故救援工作顺利开展

31.08.2015  12:31

              8月18日上午,总队20名尖兵从武汉出发,乘坐防化洗消车和核生化侦检车,携带侦检、洗消、破拆三大类共计455件套装备器材,增援天津“8.12”爆炸事故救援。

              突击队成员陶鹏告诉笔者,他们经过近19个小时、总里程1165公里的行驶,于8月19日早5时30分安全抵达天津港火灾爆炸事故现场。陶鹏说,突击队向现场救援指挥部报告后,迅速领取事故现场化学危险品分布图,详细了解掌握了各化危品的理化性质和危害性,在明确各项程序后,分成侦检和洗消2个小组,领取了有机磷降解酶、一次性轻型防护服、口罩、衣物等,并迅速搭建了洗消帐篷,对进入核心现场以及外围的的人员和装备进行一、二级防护洗消。

              负责洗消任务的突击队成员陈建告诉笔者,他们主要任务是对外围的人员、车辆以及器材物资进行洗消。问及为何不进入核心区进行洗消时,陈建说,外围存在的潜在危险更多、更大,如毒化侵袭、病菌感染、堆跺坍塌等。他说,有两次洗消任务让他记忆犹新,一次是8月22日下午,正当突击队官兵全力以赴投入到紧张的洗消侦检工作时,天气突然发生变化,大风夹着冰雹、暴雨袭来,由于雨水可引发事故现场残留危化品着火、爆炸,洗消任务成为重中之重,唯有不间断清洗才能确保安全。而另一次是8月23日,突击队官兵在洗消时,发现有剧毒氰化钠洒落,突击队副队长张胜华科学果断应对,要求一方面提升个人防护等级,另一方面在洗消点出口铺设塑料防滑垫,并在地面喷洒双氧水溶液,以便在车辆驶出洗消点时,能够及时中和洗消车轮夹缝和洒落的氰化物,有效防止化学污染,保证了进出现场的人员、车辆、装备物资以及参战官兵的安全。

              相比洗消任务,侦检任务更是责任重大。陈劲松、张胜华、雷林峰、任文广、丁世强、冷红润、王家庄、李金林、邱昭等突击队员组成3个侦检小组,深入到爆炸事故核心区。不间断的在巨大爆炸深坑形成的水域附近进行有毒气体检测,并对投放的活鸡、活兔等动物生存状态进行观察,及时将数据上报现场总指挥部,为执行现场清理任务和失联人员搜寻任务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

              陶鹏告诉笔者,参与救援任务以来,突击队官兵克服了高温烈日、冰雹、暴雨、狂风等复杂多变的气候环境,夜以继日、连续作战,已合计洗消车辆5216台次、人员2437人次、器材2701件(套),全天候在爆炸区域南面一公里处设置流动侦检点,上报侦检数据88次,并深入爆炸核心区域侦检有毒气体浓度7次,拟写侦检情况报告2次,累计完成侦检洗消任务10451次,为现场指挥部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确保了整个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