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廷弼公园荒废震惊驻军老政委 2015年将恢复重建

29.07.2014  12:57

  熊廷弼公园内破败不堪,被菜园和杂草包围。

  公园里的熊廷弼铜像。

  昔日龙船如今只剩下了龙头。

  文/记者 张勇军 实习生 晓明 图/记者何晓刚

  “熊廷弼公园的建成,当时武昌县诸多单位和个人都做了贡献。今天要不是看到报纸,我脑海里的公园还是人山人海的样子。”昨天,本报特别关注江夏熊廷弼公园凄凉现状,原驻江夏空军某师政委谢百成,打来电话讲述了公园筹建的幕后故事。

  熊廷弼公园的命运终将何去何从?江夏区文体局局长邓怀生回应本报报道称:根据相关规划,熊廷弼公园将于明年恢复公园功能,政府预计投资1600万元。公园一位昔日管理人员解释了荒弃原因,系持续多年亏损经营,公园难以维持,最终改制荒弃。

   老政委感到特别震惊

  辉煌了20年,江夏熊廷弼公园荒弃成菜地。这个伴随3个年代人儿时记忆的游乐场,让江夏人无不感到惋惜(见本报昨天02版报道)。

  昨天,数十名热心读者给本报打来电话,就熊廷弼公园的重生发表观点。其中,78岁的特殊读者谢百成,向记者讲述了熊廷弼公园筹建之初的艰难和幕后故事。

  1986年,谢百成时任空军某师政委,驻军江夏山坡乡。他回忆,这年春节,原武昌县委主要领导到部队拜年,谈起了该县准备为群众修建公园的想法,希望江夏驻军部队出些点子,做点贡献。

  “武昌县委对公园修建特别重视,专门召开了常委会,确定以明朝江夏籍兵部尚书熊廷弼之名命名。”谢百成说,江夏还特地委托项英的后人,请时任国防部长张爱萍上将题写公园名字,“张部长欣然应允”。

  给群众办事,谢百成也非常高兴。他亲自向总参写申请,将部队退役的乌米格教练机和高射炮,捐献给熊廷弼公园。退役飞机从河南拖回江夏后,他还派部队的高级工程师,将拆卸的飞机拼装好。

  “退役飞机一般不给县级单位,但我以张爱萍部长和项英家乡的名义,才争取过来的。”谢百成说,熊廷弼公园建成非常不易,很多单位和个人做了贡献。至今,他脑海里留下的仍是公园繁华的样子。“今天看到了武汉晚报报道,感到特别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