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烟草专卖局定点帮扶十堰纪实:秦巴扶贫金叶情

31.08.2015  21:27

秦巴扶贫金叶情

——国家烟草专卖局定点帮扶十堰纪实

    农民日报消息 (记者何红卫 乐明凯)

  在秦巴山片区的湖北省十堰市贫困山区一带,有这样一副对联流传甚广:上联“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关乎全局”,下联“烟水烟路烟房国烟扶贫惠及万民”,横批“情系深山”。1992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先后对十堰市所辖郧县、郧西、竹溪、竹山4个县进行定点帮扶,当地群众以此联表达对国烟帮扶多年的感激之情。

  “烟叶是山区重要的扶贫产业,现代烟草农业是湖北现代农业的排头兵。近10年来,湖北烟农收入已从户均不足5000元增加到3.5万元。”在湖北省委副书记张昌尔看来,烟草扶贫不仅让烟农受益,烟叶生产还和当地三农工作有机结合,烟水配套就是一个很好的德政工程。国家烟草专卖局把秦巴山片区作为扶贫攻坚主战场,倾注一片深情,采取有力举措,部署一系列重大民生项目,尤其对湖北水源工程等项目建设力度的支持很大。

  “为国为民谋利益,是烟草行业‘两个至上’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凌成兴表示,做好十堰地区对口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烟草行业的政治任务,是行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政府,做到“一个依托、三个带动”,即以烟草产业扶贫为依托,带动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和教育医疗等公共事业建设。

   扶到根上,扶到点上,将行业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产业发展优势

  十堰市所辖五县一市均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贫困县,8个县市区整体被纳入秦巴山片区扶持范围,贫困人口多、扶贫范围广、返贫率高、脱贫难度大。同时,十堰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地,生态建设要求高,产业发展限制多,移民发展任务重。

  “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是特色产业开发,核心是贫困农民增收。”十堰市委书记周霁一语中的。

  为此,2013年以来,国家烟草专卖局将产业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利用烟叶产业带动作用,极大增强了山区自主发展能力,夯实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物质基础。

  初秋时节,汽车在秦巴大山之间七弯八拐后驶进竹溪县泉溪镇坝溪河村,山坡上大片的烟田连绵起伏。烈日下,烟农们正忙着抢收成熟烟叶运往烤房。46岁的6组村民陈兴平这几年种了30多亩烟田,由于技术过硬,年收益能达10万元。他指了指自家新房和不远处烤房对记者说:“家里收入全靠种烟,现在加入了烟叶生产合作社,新式烤房修到家门口,烟叶质量更好,种烟更轻松了。

  “2013年以来,在全国烟叶生产计划普遍调减的形势下,国家烟草专卖局单独给十堰烟区增加了累计7万担烟叶生产计划,仅此一项,可实现农民增收9100余万元,地方增税2000余万元。”十堰市烟草专卖局局长赵建成告诉记者,十堰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土壤结构非常适合烟叶的种植要求。去年全市6000多农户种植烟叶,户均收入6.36万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了10余万人脱贫。

  湖北省烟草专卖局局长赵全意分析说,烟草行业开展产业扶贫工作,具备自身独特的优势。

  湖北烟叶主要分布在800-1200米的山区,那里生产生活条件恶劣,通过烟草部门的持续投入,改善基础条件,再帮农民把组织化、社会化服务做好,让小生产连接大市场,农民脱贫致富就有保障。但最近这两年,烟草产业进入产能调整期,“控量、提质、增效”成为烟叶生产发展的必由之路,烟草行业产业扶贫宜采取以烟为主,帮扶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多元模式,拓宽农民脱贫增收渠道,把产业扶到最需要的地方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