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军区桥边镇新村村精准扶贫工作探访

23.10.2015  10:56

   6+1:贫困新村的“破茧”之路

  ——点军区桥边镇新村村精准扶贫工作探访

  距宜昌中心城区仅9.4公里,点军区桥边镇新村村为何不能摘掉贫困的帽子?10月14日,记者带着疑问,沿着进村公路一路颠簸前往,这才发现,与城区一江之隔的新村,山险、田贫、路陡、人稀。

  国土面积19.64平方公里,人均耕地仅1.3亩,42.7公里道路只硬化了12.6公里,七组497户1421人中,20%为贫困户,1132人面临安全饮水问题,65户村民还住在土坯房中,村集体收入几乎为零……村党支部书记刘小平向记者晒出了新村村的“家底”。

  借力发力,巧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增收

  新村也曾尝试发展规模产业,都因缺乏资金、道路不便、灌溉欠缺等原因“流产”。渐渐地,村里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妇女靠着“玉米+养猪+柑橘”的生产结构维持生计。

  能否利用1.3万亩林地资源,开辟一条增收的路子?刘小平找到邻村的点军青年创业协会党支部书记姜少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以“支部共建”来为新村注入思路和资金,通过点军青创协会的致富能手、公司、合作社与新村的农户“联姻”,撬动花卉苗木产业发展。2014年9月,大华园林合作社落户新村二组建设茶花基地,并签订了连续5年每年无偿提供价值10万元的茶花苗木、带领村民发展花卉苗木产业的协议。当前大华园林合作社主导投资的湖北江南牧歌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给新村村的百姓提供了近20个就业岗位。“等到景区建成了,我们就可以在家门口做生意啦。”村民陈发桥高兴地说。

  因地制宜,谋划“30分钟休闲农业体验圈

  通过集思广益,新村村“两委”班子研究了一条适合全村发展的脱贫致富路——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现代都市观光农业。

  红花玉兰基地、茶花基地、宜昌楠基地、樱花基地、枇杷基地、葡萄基地、智能温室育苗中心“六基地一中心”,在点军区委、区政府的帮扶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以点造景、以旅带农、以农促旅,着力打造宜昌30分钟现代都市休闲农业体验圈,成了新村村的奋斗目标。“交通距城区近、村庄卫生、四季观花、三季采果,如果是你,来不来?”刘小平问记者。

  精准扶贫,汇聚多方之力为新村“输血造血

  裸露的红砖,破旧的被褥,简陋的床板……记者跟着驻村扶贫工作队走进新村三组贫困户张清山家。今年47岁的张清山智力有轻度缺陷,和年近九旬的母亲及兄长一起生活。大哥在外打工撑起这个家,张清山靠种橘树、吃低保度日。

  在全村公示的45户精准扶贫对象中,有23户家庭成员不同程度患有残疾、心脏病等。驻村以来,扶贫工作队已逐一将低保、大病救助等政策落到实处。“要甩掉贫困的帽子,仅有财力帮扶是不够的。”第一书记胡鑫明说。据了解,对口扶贫新村的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市委党校和市城管监察支队正汇聚多方之力,为新村出点子、揽人才、引项目,由传统的资金扶持向技术扶持、项目扶持等转变,努力为新村“造血”。

  记者看到,新村进村公路正在扩宽,7个蓄水池即将完工,已有3个变压器实现增容……承载脱贫致富的“6+1”项目正悄然推进,贫困新村的“破茧”之日不远了! (本报记者 张虹 王林 田帅旗)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