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江市水务局服务民生得实效
(陈群)年近岁末。潜江市水务局在开展一秋一冬农田水利建设中,针对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继续落实各项措施,凝聚起改革创新的内在动力,全面推进水利各项工作。
重点瓶颈问题如何解决
“新运粮河长期存在河道淤塞严重,引水困难等问题急需解决。”“四湖地区长期存在排涝能力不足,影响生产生活的问题。”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群众反映最多就是卡脖子的水利问题了。
“治水安民是我局的重要职能,特别是今年虾稻共作面积扩大后,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对水利工程有了更高的要求。”潜江市水务局党委书记简发义说道,“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局坚持以问题促整改,以整改为导向,积极加强水利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改善当前水利现状,积极为全市农业生产夯实基础。”
该局坚持将水利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发展、城市发展需要、国家重点工程配套相结合,突出水安全、水保障、水生态,进一步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水利项目建设。全年已完成投资1.6亿元,实施了东荆河倒虹吸、2013年度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第四批小农水重点县项目、高场南闸整治项目、上东干渠水利血防、中小河流田关河整治一期工程,张义咀泵站和龙湖河闸新建等工程,着力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全市排管能力得到显著改善。
冬季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该局的重点工作之一,今年,该局以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和粮食安全为抓手,着力提高农业抗灾能力,认真抓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完成土方1400万方,标工900万个,积极对新运粮河、罗潭河、新干渠、幸福电排河、通城河等河流进行疏浚固堤,进一步改善全市农业生产环境,为农业持续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重建轻管局面如何改变
走在兴隆河畔,两岸的水杉树迎风招摇,水光潋滟,偶岸边是忙着洗衣服的老妇人,说笑声融入和煦的阳光里。兴隆河的水常年有了库区清水补济,但是河渠能不能常年保持洁净整洁?水利工程管理一直是市领导、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群众关心和关注的问题。
“河流犹如城市的主动脉,为城市输送干净的水源;沟渠犹如一条条毛细血管,保障了每一寸土地的用水需求;大小水利工程是一个个小士兵,随时承担着防洪灌溉排涝的重任。加强水利工程管理,维护河湖健康,保障群众的生产生活用水,是我们水务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简发义介绍到,“今年,我局重点开展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机制改革和河渠道管理、水行政执法等工作,就是要进一步强化工程管护责任,有效维护好工程效益。”
加强河渠管理,优化水资源配置,发挥其对农业生产的积极作用,必须努力改善当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薄弱的问题。潜江市水务局通过反复的讨论研究,积极迈出小农水管护体制改革的第一步。去年在熊口镇和渔洋镇实施了试点管理,今年全面推开,制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的意见》、《潜江市小型水利工程管护机制改革实施方案》、《潜江市农村小型水利工程管护办法(暂行)》等文件,进行了踏勘调查,建立了工作台账,进一步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坚
实支撑和保障。在此基础上,全市按照“一河(湖)一长、条块结合、分片包干”的管理责任体系,将在全市主要河渠和湖泊建立“河(湖)长制”和河湖管理责任制,推进城区水系连通,强化河湖管理,减少水体污染,做到有水皆清、有水有鱼。
基层单位作风如何加强
优良的作风体现了好的战斗力。中沙河流域水利管理站内制度上墙,职责明确。工作人员按照贴在墙上的《潜江市水务局工作规则》,一言一行约束着自己的行为。“不仅是让制度贴在墙上,还要入我们的心” 站长曹东升对站内工作人员如此要求着。
提高执行力是党的群众教育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基层站所是水务系统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今年潜江市水务局以管理规范化、科学化、精细化为目标,将创建 “廉洁高效、依法行政、办事规范、服务优质、环境优美、制度健全、群众满意”标准化站所作为执行办提升工程的重要内容,深入开展以政务公开标准化、内部管理标准化、履职行为标准化、服务群众标准化为主要内容的“四项标准化”建设,努力实现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有健全的管理机制,有扎实的工作作风,有可行的服务举措,有人民满意的实际效果”等“五有”目标。
2006年,兴隆河流域水利管理站作为该局第一批水利站建设规范建设试点,坚持统一规划设计、统一庭院绿化、办公楼标准、统一办公设施、统一单位门牌,修建起了花园式的办公场所。今年该站又成为标准化站所创建的试点之一。站长蒋启鹏同志说道:“十年前,我们改善了办公条件。如今更重视对人员管理和制度落实,通过能力和执行力的提升,让群众的问题在我们这里第一时间被解答,群众的意见第一时间被受理,群众的困难第一时间得到办理。”
在不断加强基层水利服务体系建设的基础上,该局坚持制度先行,制定《市水务局关于提升执行力推动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潜江市水务局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意见》、潜江市水务局财务预算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坚持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
活动有终结,但服务群众永远没有尽头。临近年关,水务局针对群众建议和问题的整改措施一一都得到落实,各项工作迎来新的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