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河水库多措并举为灌区丰收保驾护航

11.09.2014  11:52

(王群峰 胡小梅)漳河水库位于湖北省荆门、宜昌、襄阳三市交界处,总库容21.13亿立方米,设计灌溉荆门、宜昌、荆州260.5万亩农田。2010年入秋以来,漳河水库来水持续偏少,灌区连续五年干旱。面对严重旱情,漳河工程管理局广大干部职工以大局为重,科学预测,提前谋划,多措并举,合理调度,让有限的水资源充分发挥效益,为连旱之年漳河灌区粮食持续增收、湖北省粮食“十连增”乃至国家粮食安全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未雨绸缪 狠抓蓄水保水 

漳河水库防办每年都以气象部门天气预测和中长期水文预报为依据,严格按照调度规程调度。根据气象预测和中长期水文预报,自2011年入秋之后,漳河水库流域和灌区降雨量偏少,灌区将可能出现多年连旱。针对这一情况,该局及时调整工作重心,把蓄水保水工作摆在了极为突出的位置。一是根据调度规程要求,将发电流量从正常年份的20立方米每秒逐步减小到仅能保证下游河道生态用水的1.5立方米每秒。二是根据天气情况、灌区旱情发展和蓄水情况,算清水库水账,及时修订完善调度方案,并通过协调灌区政府引导用水户拦蓄雨水,增加灌区中小型水利设施蓄水量,减少漳河水库用水量。三是通过人工降雨增加水库蓄水。该局积极与气象部门联系,抓住降雨有效时机,分别于2014年6月25日、7月3日至4日、7月11日至12日多次在漳河水库周边进行人工降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四是协调灌区政府广辟水源,实行汉江、长湖、漳河等多处水源联合调度,减少漳河水使用量。2014年,在连续几年干旱后,灌区荆门市通过利用大碑湾和郑家湾的一、二级泵站提汉江客水,实施长湖公水低水高提,转移漳河重叠灌区面积25万亩;灌区荆州区范围启用李家咀电灌站二级站从太湖港水库抽水,通过漳河二干渠渠道向荆州市川店镇供水,解决了川店镇的用水问题;下游灌区及抗旱死角用水困难地区,农户不等不靠,自己打井灌溉,解决了自家农田用水需求。 

多措并举 提高用水效率 

为提高用水效率,该局将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结合起来,成效显著,漳河水库2011-2013年的灌溉用水量分别是2.59亿立方米、2.20亿立方米和1.69亿立方米,灌溉农田分别为140万亩、120万亩、93万亩,亩均用水量分别为185.01立方米、183.79立方米和181.96立方米,取得了连续干旱之年灌区总用水量、亩均用水量逐年减少,粮食持续增收的喜人成绩。这一成绩的取得主要归功于该局广大职工科学管理、努力创新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一是抢抓国家大型灌区建设机遇,通过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建设,疏挖衬砌部分渠段、改造和重建部分渠系建筑物,灌溉渠系有效利用系数不断提高。2010年至今,该局共完成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投资17383.86万元,衬砌渠道92.84千米,改造和重建渠系建筑物385座,这些工程的实施,减小了渠道渗漏量,提高了水流速度,缩短了输水时间,为渠系末段农田灌溉节约了时间。二是执行年度维护计划,进行渠底清於、渠堤加高培厚,致力改善渠道运行状况。该局通过每季度一次的工程检查及时发现问题,结合年度运行维护计划进行处理。三是积极与地方政府协商,调整灌区末端种植结构。2014年,灌区荆门市通过免费提供种子、肥料等措施引导农户种植玉米、棉花等耐旱植物,成功实施水田改旱田40多万亩,据测算可节约用水1.2亿立方米。四是加强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相关工作的推广。严格按照总量控制、按田配水的原则调度,特别是2014年,调度方式由正常年份的各干渠分级调度改为全局统一调度,各干渠灌溉水量、干渠进口及以下流量严格按分配指标执行,最大限度发挥有限水资源效益。 

加强宣传 推进节约用水 

面对水资源日益减少的严峻形势,该局加强节约用水方面的宣传,努力营造节水惜水爱水的良好氛围。一是通过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大型活动等宣传节约用水理念。每年3月22日,该局通过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宣传画、办宣传专刊、散发宣传册(单)等方式广泛宣传爱水、节水知识;2012年3月22日,该局与湖北省节约用水办公室、英博金龙泉啤酒有限公司联合举办 “第四届金龙泉感恩漳河日暨2012金龙泉啤酒祭水大典”,现场爱水志愿者和观众共一万两千余人宣誓爱水誓言,传播“爱水、节水、惜水”的环保理念,此举创下爱水宣誓人数吉尼斯纪录,多家网站和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二是通过灌区干部和代表传播节水重要性。该局多次邀请灌区部分干部、农民用水户协会代表和村民代表到漳河水库实地察看水库存水量,用实际情景感触并进一步增强他们的节水意识,通过他们向广大用水户宣传节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三是安排干部职工深入灌区宣传节水惜水。2014年7月26日,该局安排人员奔赴平均亩灌溉水量较高的当阳灌区,发放《致漳河水库一、西干渠灌区用水户的公开信》,倡议各用水户要改变之前粗放的灌溉方式,合理用水,节约用水。  

积极主动 提供抗旱服务 

在连续几年的干旱过程中,该局干部职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全力做好抗旱服务工作。一是多次会商,努力协调用水矛盾。在每年的抗旱时期,该局多次组织灌区用水单位和各干渠管理单位进行会商,核定各地区用水量,尤其是2014年8月初,漳河水库提水灌溉期间,供需矛盾更加突出,该局平均每天都要进行3次会商,协调用水矛盾。二是积极提供抗旱设备和服务。2014年8月1日,省防指决定漳河水库提水抗旱,该局抗排服务队接到命令后,广大干部职工即刻集结前往一线,顶烈日、冒酷暑,连续奋战70多个小时,45台(套)抽水设备全部安装调试完成响机出水,以30立方米每秒的流量为灌区输送水源,历时15天,抽水总量3400万立方米,占全部抽水量4591万立方米的74%。三是做好日常服务工作。及时收集气象信息及水情、雨情、旱情,实时监测水库、渠道及关键节点水位变化情况,深入灌区调研旱情和供水情况,做好灌溉流量协调,实施抗旱供水精准调度;加强工程巡查,清淤除障疏通渠道,确保安全、及时将水送到田间地头;积极联系灌区乡镇、村组合理调配流量,采取上下游轮灌、农户分灌,抢抓灌溉时间,按“先近后远”的灌溉秩序,做到水到一处旱情缓解一处;主动服务前移,定点定时到渠边农户家开水票,方便灌区群众集中精力搞生产,尽力为灌区排忧解难。 

谋划未来 建立长效机制 

2014年农业灌溉已基本结束,但漳河水库水资源存量更加趋紧,为了更好的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并实现水资源的良性循环,该局主动谋划未来,力争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长效机制。一是进一步推进灌区种植结构调整,以水定种。根据水量调节计算,2015年灌前漳河水库水位将一直处于死水位113.00米以下,该局将积极与地方政府沟通,建议灌区地方政府充分考虑漳河水库水资源承载能力,加大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渠系末端水田改旱田的力度,减少用水量。二是协调灌区政府加大中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其自备水源,提高自我应急抗旱能力。三是以水价调整促进节约用水。目前漳河灌区农业水费占农业亩均支出权重仅为0.06,农业灌溉水价远低于成本价,特别是漳河一干渠、三干渠、西干渠农业用水价格仅0.8分每立方米,对灌区节约用水十分不利。下一步,该局将加大对灌区各支渠口灌溉农田面积的摸底工作,逐步落实两部制水价和超定额累进加价制度,利用价格杠杆促进灌区节约用水。四是继续做好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项目建设,改善渠系工程状况,防止跑冒滴漏,减少水量损失,提高灌溉渠系有效利用系数,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利用的节水型灌区。五是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探索实施光伏发电项目,节约水资源。六是积极探索水权制度,实现漳河水库水资源的科学管理、节约管理和高效利用。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