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侯勇:只有“接地气”才能“上神坛”

15.11.2015  12:23

  新华网北京11月14日新媒体专电(记者张漫子 熊琳)主演《冲出亚马逊》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男演员奖、主演《大染坊》获金鹰电视艺术节最佳表演艺术男演员奖……军人出身的侯勇,演起“硬汉”来格外得心应手,他塑造的多个荧屏形象因“上得了神坛”又“接得了地气”而深入人心。

  侯勇对英雄形象的演绎有独到心得。“‘硬汉’不是硬邦邦的形象,你得扎根于生活。塑造英雄人物,如果一开始你就把他推上神坛、让所有人去顶礼膜拜,很难。”侯勇说,应该先让英雄从神坛上下来,然后在人物塑造中一步步把他推上去,观众就能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人。

  28年,100多个角色。每一次角色塑造,都是侯勇认真揣摩角色并倾注感情的过程:“每次饰演角色,我都发自内心去喜欢,一步步走近他,一点点倾注感情。到最后,角色人物的喜怒哀乐都与自己息息相关。

  在浮躁风气盛行、商业元素充斥的娱乐圈,看上去“明星”比“演员”更受青睐。然而在侯勇看来,以角色示人才是演员的本分。

  “当走在街上,路人喊一个演员本人名字的时候,我觉得这演员的生涯快走到头了。因为,演员的职责是以角色示人,观众在荧屏里看到的是角色,而非演员本人。”侯勇认为,当下的“明星制”氛围,让演员走到前台,而他所塑造的角色渐渐被淡忘。

  谈及剧本质量,侯勇坦言,七八年时间都没看到一个特别打动内心的剧本。“当前,不少影视公司忙上市、搞资本运作,重量不重质,拔苗助长的快餐文化缺乏文学内核。

  侯勇认为,观众在“思想性、艺术性”与“博眼球、搏出位”之间的取舍我们无法左右,但至少可以让影视作品既有社会效益的责任担当,也有票房大卖的实力。“这,也许就是文艺工作座谈会中所讲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