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湖泊治污只有换水一招?实地探访湖泊"抄底"

26.05.2014  22:05

  昨日,菱角湖上机器轰鸣,三台挖土机正在清理湖中的淤泥。记者石一 摄 

    记者陈永权

  正值湖水丰盈的汛期,还下了几天雨,可武汉汉口片的两大湖泊——菱角湖和鲩子湖却干得见底了。市水务部门称,这两个湖泊正在进行综合治理,即抽排湖水、清淤、晒底泥。

  除此之外,鲩子湖在4年前也曾投入600多万元换水治理过;去年8月份,机器荡子也换了“一盆水”,但后来水质再次超标。对此,有市民提出疑问:湖泊治污非得搞个“底朝天”吗?为何只有换水这一招?

   记者探访

  丰水期两大湖泊“抄底

  连日来,不断有读者向晨报新闻热线85777777打来电话,询问:宝岛公园中的鲩子湖抽干湖水,是不是要建泳池?

  昨天,记者在该公园,看到鲩子湖确实“底朝天”。走在公园环湖路上,可见湖底裸露在外的淤泥,竹筐、破网等杂物,站在湖边草坪上,散发的阵阵臭味随风扑鼻而来。

  “湖水在一周前被抽干了,这几天来玩的人少多了。”家住台北三村的居民丁先生告诉记者,每天清晨和傍晚,附近居民都要来此散步、游玩,大家都盼着公园早日改造完,让湖水变得清澈。

  而离鲩子湖只有1.5公里远的菱角湖,也被“抄底”了。昨天,约9公顷的水面几近干涸,4台水上挖掘机正在实施清淤作业。现场吴姓工作人员称,该湖已被晾晒了3个多月,清淤4万多立方米,之后将会栽种水生植物,换水透析,恢复生物链。

   官方解释

  清淤换水,消除蓝藻水华

  江岸区水政监察大队副队长黄玉霞说,鲩子湖面积小,自净能力差,易发蓝藻。

  近年来,江岸区曾对鲩子湖清淤换水,但鲩子湖自身净化力仍较弱,湖水水质未见改善。此次将人工恢复湖泊生态,通过“生物疗法”,撒播生物酶,改善淤泥酸碱度,种植多类沉水植物,调节湖水水位,形成“水下森林”,使湖水能见度在1米以上,消除蓝藻水华,整个投资约1000多万元。

  据悉,2012年,菱角湖引进“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试图以这剂猛药治理底泥富营养污染物污染,从根本上抑制蓝藻水华的爆发,把菱角湖变成“草型清水湖”。

  为何不到两年,又要将菱角湖“抄底”呢?江汉区湖泊管理所所长潘子英说,用水葫芦治污,虽然投入少,但见效较慢,如果不及时打捞,会造成“二次污染”。

  潘子英说,此次菱角湖将会实施“中西结合”水生态修复,干塘暴晒清淤后,将实施菱角湖水生态修复和岸线整治工程,包括更换湖水、建设人工湿地5000平米,种水生植物3.6万平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