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湖北“艺二代”群体 近水楼台亦有压力

30.07.2014  11:38

  日前,“家风——陈作丁、陈碚山水画展”在武昌落下帷幕。画展展出已故湖北著名画家陈作丁及其子陈碚共百幅国画作品。在当今湖北艺术界,如陈碚一样出自名门的“艺二代”不在少数,他们身上寄托着父辈的期望,也聚集了旁人审视的眼光,既有学艺上的便利,也承载着父辈盛名之下的压力。

图为:唐小禾(后排左一)一家是画坛久负盛名的艺术世家

   艺二代”闪耀湖北画坛

  陈作丁在湖北画坛久负盛名。1979年,湖北省有代表性的十位画家汤文选、周韶华、邵声朗等组成晴川画会,陈作丁被推为会长,同年在武汉举办“晴川画会”展览,引起轰动,“晴川画会”被誉为是中国的“长江画派”。陈碚追随父亲习画多年,在艺术上造诣颇深,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湖北省美协会员。作为“艺二代”,陈碚显得较为低调,很少举办画展。

  诸如陈碚这样的“艺二代”,在湖北画坛亦有不少,比如著名国画家鲁慕迅的女儿鲁思靖子是一颗画坛新星,还如在漆画上颇有成就的魏明,是著名老画家魏扬之女,而查世铭、査赛父女的版画创作,上承新兴木刻之精髓,下启当代版画之创造,在湖北版画界地位举足轻重。

  最受瞩目的艺术世家,非湖北省美协主席的唐小禾一家莫属。唐小禾和夫人程犁是当今画坛名声远播的伉俪。大儿子唐晖从小耳濡目染,展现出了极强的艺术天赋,他在中央美院的毕业作品《时空一击》获得满分,这在学院历史上从未有过。毕业后,唐晖留校任教,三十出头时,就被破格评为副教授,现为中央美院最年轻的教授之一。二儿子唐晓目前在湖北美术学院任教。

   学艺路上有便利也有压力

  在父辈的光环之下,艺术道路自然有不少便利,但初入艺坛受到人们的高度期待,也带给“艺二代”不少压力。陈碚表示父亲对自己要求严格,生前时常告诫他:“该忘的东西就要舍去,该记的还要向古人索取,这也是古人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

  我省著名画家朱振庚,对于绘画的不懈追求也深深影响着女儿朱雅梅,回忆起学艺的点滴,朱雅梅才真正感怀于父亲的言传身教,每天晚饭过后,父亲会和她一起练字画画。

  省书协名誉主席、著名书法家金伯兴的大女儿金文,从小受父亲的影响,喜爱书法。金伯兴对女儿的追求十分高兴,并鼓励和指导她学习的方法。

  在父亲的督导下,经过多年的刻苦训练,金文的书写能力有了很大的进步。小楷和行书典雅而有韵味,作品多次参加省市书法展。父亲告诉她,学习书法一定要学习传统,打好基础。金伯兴告诫女儿:“如果要学习我的话,主要是学习我的审美思想和对艺追求的那种精神。搞艺术一定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追求。”金文表示:“作为女儿、有责任把字写好,更重要的是把父亲的好思想、好传统继承下去发扬广大。

   一脉相承同时要有自己风格

  金伯兴表示,在古代“子承父业”相当普遍,像东晋的王羲之和王献之、唐代的李思训和李昭道、清代的王时敏和王原祁等等都是,只是现在我们用“画二代”或“艺二代”这个特定词来重新定义和概括。

  在金伯兴看来,在父辈的光环下,被称之为“艺二代”的他们,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金老表示,一味地去追随和父辈一样的风格,笔法、技巧,只能说是模仿,“艺二代”所处的艺术氛围和环境,人生阅历、艺术道路和父辈并不相同。他们应该在继承中,探索出自己的风格。

  圈内人也介绍,当下湖北画坛的“艺二代”,大都谦逊低调,不会贸然消费自己父辈的招牌。但也并非所有的“艺二代”都致力于艺术的突破,也有极少数人,他们凭借着父辈的光环在艺术圈里占据着一席之地,更有甚者借父之名为自己谋取私利。  本报记者李翌 通讯员何家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