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自贸区积极发挥试验田作用

19.04.2018  15:03

2017年4月,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挂牌成立。“创新”成为一年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关键词。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外资工作会议上,湖北省人民政府口岸办公室副主任杨青松表示,一直以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相关部门和各片区大胆试、大胆闯,积极研究出台政策举措,推动落实自贸试验区在政府职能转变、投资贸易便利化、金融开放创新、创新驱动与产业集聚发展等领域的改革试验任务,成效初显。

2017年4月~12月,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9143家,其中内资企业9122家,注册资本总额1347.11亿元人民币,外商投资企业21家,合同外资5.64亿美元,占全省同期的6.55%;进出口总额731.06亿元人民币,占全省同期的29.6%。其中进口额251.74亿元人民币,出口额479.32亿元人民币。

制度创新改革试验初见成效

在湖北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的一年中,按照复制推广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优化环境与突出特色相结合的工作思路,自贸试验区在“放管服”改革、投资领域、贸易便利化、金融服务功能等多个方面都取得了“进一步”的成绩。

在自贸试验区内,湖北紧抓‘简政放权’,不断为企业‘减负’‘松绑’。‘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加快。”杨青松介绍说,目前已向三个片区(武汉片区、襄阳片区、宜昌片区)下放了首批61项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正在根据片区需求研究第二批权限下放工作。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精简85%、资质资格认定压减44%。同时,建立了“双随机”工作机制,全面涵盖“事中审批”许可机制、“事后监管”协同机制,形成了覆盖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的监管“全闭环”。

不仅如此,自贸试验区还推出了20多项税收服务创新举措,并在全国首创了涉税执法容缺容错机制,率先发布税收收回政策自享清单。武汉片区出口退税“当日申报、当日返还、当日到账”的创新做法更是得到了李克强总理的高度关注。

在投资领域,湖北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认真落实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做好新开放的10个条目、27项措施的审批改备案及风险防控工作,积极探索湖北优势产业对外商投资开放的可行性研究。同时,扩大对民营资本开放,向民营企业开放宽带接入试点业务,推动民营资本投入基础电信领域。推进专业服务业开放,将由政府部门承担的资产评估、鉴定、咨询、认证、检验检测等职能逐步交由专业服务机构承担。“依托湖北电子口岸公共平台,加快建设了湖北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目前,已上线运行21个应用系统,并将出口退税功能纳入,企业退税实现网上办理,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武汉海关对在自贸试验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的货物出境申报,采用区域通关一体化方式,实行‘先出区、后报关’‘减免税手续汇总办理’等28项便利化措施。”杨青松说,这些工作使得自贸试验区内贸易便利化进一步推进。

自贸试验区内,科创企业密集,为着力解决高科技企业轻资产、融资难等问题,湖北正在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补偿机制。杨青松说,武汉片区对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企业50%贴息,给予银行最高80%风险补偿。大力推进投贷联动试点,试点银行已设立科技信贷专营机构,目前,投贷联动贷款余额超过4亿元,对应投资总额近25亿元。

推动发展发挥积极的示范作用

挂牌一周年以来,湖北自贸试验区已初步形成第一批制度创新成果,从三个片区和各相关部门收集整理出第一批8个实践案例、第一批13条拟在全省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

接下来,将通过‘政、商、学、企’多方联动,系统梳理制约自贸试验区发展的制度‘痛点’和‘堵点’,并敢于动奶酪,争取形成更多有湖北特色的制度创新成果。”杨青松说,推动自贸试验区建设向纵深发展,努力发挥示范带动、服务全国的积极作用。

目前,武汉片区发布了378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企业投资产业项目审批从150个工作日减至25个,最短为11个工作日。据杨青松介绍,未来,自贸试验区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更多反映企业诉求,坚决破除不利于市场主体发展的体制和机制、政策和制度,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厘清政府与市场的权责边界,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不仅如此,湖北自贸试验区还将通过打造制度高地,逐步释放制度创新红利,不断壮大市场主体,促进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高端产业集聚,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世界级产业集群。

携手世界,勇立时代潮头
    图为:俄罗斯托木斯克州的木制品专列抵Whtv.Com.Cn
湖北商务经济运行平稳健康
近日从湖北省商务厅获悉,今年1~2月,湖北自贸试验区新设立企业1483家,其中内资企业1474家,注册资本总额2157.商务厅
周霁要求打造自贸片区高质量发展新高地
4月20日,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周霁,商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