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粮食总产十二连增 创历史新记录

14.12.2015  16:19

  中新网湖北新闻12月14日电 (杜巍 叶俊)据国家统计局公布,今年湖北粮食面积、总产、单产分别为6699万亩、540.66亿斤、403.53公斤/亩,分别比上年增加143.9万亩、23.82亿斤、9.3公斤/亩。粮食总产连续12年增长,继续保持全国第十一位,同比增量与增幅分别位居全国第四和第五。

  纵观全省粮食生产历程,今年湖北粮食总产创历史新记录,比原历史最高年份1997年的526.88亿斤高出13.78亿斤,开创了全省粮食生产新的顶峰。总结经验,全省粮食生产能实现高位爬坡主要得益于三方面:

  领导重视,把粮食生产始终放在农业生产重中之重的位子。省委书记李鸿忠多次强调,“要在中国饭碗装中增加湖北粮的份量”。省长王国生要求,“作为粮食主产区的湖北要坚定不移推进农业强省战略,稳定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今年,全省在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的推动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粮食和农业生产支持的相关政策。省委1号文件明确提出“推广水稻集中育秧,扩大双季稻种植面积”。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全省粮食生产指导性计划》,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市县。省财政每年安排近3亿元资金,从种子、植保、土壤肥料、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新模式应用等多个方面支持粮食生产提档升级,力促粮食生产稳定发展。

  气候平稳,全年粮食生产季节未出现大范围灾害天气。今年全年气候总体风调雨顺,有利于主要粮食作物生产。1-5月份降水较多,特别是鄂北易旱地区雨量均较往年有所增加,利于作物生长。6月上旬和7月上旬气温偏低,但日平均气温保持在20度以上,在水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8月上旬至晚稻收获期天气晴好,没有出现常年多见的伏旱天气,“高温不高、低温不低”,有利于水稻产量形成。虽然局部有暴雨洪涝灾害,但由于应对得当,措施得力,科学改种补种,有效地将灾害损失降到了最低。同时,今年主要粮食作物病虫害未出现流行爆发趋势,加之大力开展小麦“一喷三防”,病虫害统防统治、联防联控技术措施,实现了减损增收。

  省县合力,调结构扩播面应用先进技术提升科技含量。一方面,把调结构扩播面作为粮食稳定增产的“定盘石”。年初,省农业厅把调整种植结构作为粮食重点工作,下发了《湖北省棉花产区种植结构调整指导意见》和《鄂中丘陵、鄂北岗地干旱缺水地区稳定粮食生产指导意见》,引导平原丘陵地区调减低产棉田扩种玉米、大豆,鄂中、鄂北易旱地区继续推行“水改旱”。今年全省调减低产低效棉区植棉面积120万亩,主要是改种了粮食作物,其中玉米增加68.2万亩,同时,在水稻种植光温条件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区,大力发展再生稻,全省再生稻面积达到140多万亩,扩大20万亩,全年粮食播面比上年增加144万亩。另一方面把应用先进技术提高科技含量作为粮食稳定增产的“助推器”。以高产创建为平台,在枣阳市、监利县整县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在襄州区等23个县(市、区)开展整乡镇推进粮食高产创建,全省建设粮食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超过600个,集成推广优良品种、植保机防、测土配方施肥、水稻集中育秧全程机械化生产等技术,实现了“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配套,提高了生产质效,全年粮食单产比上年增加9.3公斤/亩,创造了历史新高。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