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湖北GDP 更可喜的是含金量

22.01.2016  17:57

  规模上档 效益提升 活力增强

  看湖北GDP 更可喜的是含金量

湖北日报讯 记者 郭习松 通讯员 倪群峰 邓智红 实习生 郭燕飞

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加大的下行压力,2015年湖北经济运行以高出全国2个百分点,交上一份喜人答卷。省统计局发言人、副局长吴中志总结认为,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结构向好、质效提升”的良好态势。

企稳态势进一步凸显

吴中志介绍,2015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长虽有所回落,但仍在合理区间,并且保持了相对较快速度。这充分体现在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口增速均高出全国,企稳态势进一步凸显。

增长的基石稳固。粮食总产达到2703.3万吨,创历史新高;水产品产量连续20年居全国第一;CPI保持1.5%上下低位温和水平;居民就业稳定,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86.63万人,登记失业率较上年底下降0.46个分点;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速比上年末加快1个和1.1个百分点。“这几个稳,标志着大局之稳、宏观之稳。”吴中志说。

含金量进一步提高

吴中志表示,2015年湖北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含金量进一步提高,调速不减势、调速质更优的势头更加显现。这主要体现在:

规模上档。全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29550.19亿元,逼近3万亿大关,固定资产投资达28250.48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978.05亿元,出口达1817.1亿元,分别站上新台阶。“一年的增量已经超过2000亿元,相当于两个中等城市的规模。

效益提升。全年全省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7%,与上年基本持平,在经济下行和结构性减税的大背景下,尤显不易。企业利润增长相对较好。1月至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高于全国平均增速7.4个百分点,居全国第9,中部地2位。全省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7051元,同比增长8.8%;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44元,同比增长9.2%。

活力增强。全年全省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94.43万户,增速比上年加快26.5个百分点。农民工流入比上年增加了3万人,流出则比上年减少了7万人,回流彰显湖北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与此同时,“引进来、走出去”步伐双向加快,进口增长1.4%,系全年首次出现正增长。

第三产业比重创2000年以来新高

全省第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5416.72亿元,增长18.3%,快于全部投资增速2.1个百分点,快于制造业投资6.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比重达54.6%,比上年提高1.0个百分点。

与之对应的是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7%,快于第二产业2.4个百分点,较上年加快0.2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43.1%,较上年提升1.6个百分点,创2000年以来的新高。

网络消费增势继续保持强劲。全省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商品零售额 280.68亿元,增长78.0%,拉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个百分点。全省通讯器材类消费增长逐月加快,全年共实现零售额95.13亿元,增长57.8%,比上年加快35.1个百分点。文化娱乐休闲类消费持续升温,文化用品类零售额比上年增幅加快23.6个百分点。

当务之急是新年开好局

2015年,全省行业分化明显,31个制造业大类行业中,有29个保持增长。其中汽车、计算机通信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仪器仪表制造等13个大类行业实现两位数增长,钢铁、有色、石油加工等则表现低迷。受此影响,部分资源型地区、老工业基地和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的县市经济下行压力明显偏大,黄石、十堰、潜江等地区工业增长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滑。

吴中志认为,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危机后的深度调整之中,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面临挑战,湖北应充分利用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中三角”和大别山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保持定力稳增长、挖潜力、强供给、育动力,力促2016年尤其是首季开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