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医疗”潮涌荆楚 湖北省2万医生空中问诊

01.12.2015  16:14

  湖北日报讯(记者 余瑾毅)晚上7点,结束一天忙碌的工作后,武汉儿童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生杨雯打开手机上的APP“春雨医生”,抽空回答患者的健康咨询,直至睡前。

  像杨雯这样,白天服务于实体医院,空闲时在手机网络平台上答疑解惑、“空中”问诊的医生,在湖北省,超过2万人。

  移动医疗潮涌荆楚

  2014年,刚接触“移动医疗”新概念的杨雯在春雨医生上注册。1年多来,她在春雨医生上开设了自己的妇科诊所,已经回答了1671个患者的提问,患者评价她“非常专业认真”、“态度非常好”、“对我有帮助”。

  2014年,也被称为“移动医疗”的元年,“春雨医生”、“丁香医生”、“杏仁医生”相继冒头,“好医生”、“好大夫”也从电脑终端,向移动APP发力。一大批医生随之成为“移动医疗时代的弄潮儿”。

  春雨医生的统计显示,湖北省共有20500名医生身处潮中,都是二甲、三甲医院主治医师以上级别,其中,武汉市医生约8000名。他们中,不少医生活跃于多个医疗平台。

  据介绍,2万余名医生网上问诊,这一数字,在全国各省排名居六。回答患者提问380万个,占全国总数的4%。湖北医患用户的活跃度相对领先,但低于移动网络普及程度较高的北京、广东、江浙地区。

  2分钟消解健康疑惑

  移动医疗究竟是种什么体验?

  11月23日,60岁的肖女士想去洗牙,但她患有高血压,不知是否能洗牙。她让女儿百度,发现网上说法各不相同,不知信谁。

  在春雨医生上,肖女士的女儿在“快速提问”版块写明病情提问后,约半分钟,河北省迁安市人民医院口腔颌面科医生接诊,询问日常血压、吃药控制后的血压后,告知可以洗牙,并提醒洗牙注意事项。肖女士说,这种常规咨询没必要去医院,二级医院的医生足以解答,整个咨询免费,耗时二、三分钟。

  查看多个移动医疗APP,几乎都设有免费咨询。请“空中医生”看病,则需付费,患者可以选择全国各地的医生,可上传检查结果,通过电话咨询。收费方式多样,电话咨询每分钟4元至26元不等,图文咨询约50元一次,也有名医按次收费,一次200元。

  名医网上月入2万元

  各移动医疗应用中,肖女士这类免费健康咨询占大部分。用户免费,医生并非零报酬。以春雨医生为例,医生每回答一个问题,系统根据患者评价、专业水准等指标综合评定后,支付2元或3元的酬劳。也有移动医疗应用按一个问题1元支付。

  杨雯坦言,网上诊疗的收入不多,但用自己所学帮助很多患者,体现了自身价值。同时,见识了不少病例,为临床提供了新的角度。

  据透露,名医“空中问诊”,可自行定价收费,春雨医生中最高的每月可收入约2万元。

  除了经济收入,医生最大的收获是个人品牌的建立。杨靖说,医生多点执业、自由执业的趋势日益明显,但实际操作并不容易,需要平台的支撑。血管外科领域知名专家张强、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女超人于莺都是借助互联网建立个人品牌后,分别创立我国首家医生集团、开设个人诊所,实现自由择业。移动医疗助力医生建立口碑、人气,有患者追随的医生才会成为多点执业的赢家。

  线上问诊有局限

  在多个移动医疗APP上,记者发现,部分名院的医生并不活跃,服务的人数仅为个位数。

  同济医院产科某知名医生说,“好大夫”上,他已有100多个问题没有回答。以前,他曾积极地回答过问题,但逐渐发现诊疗终需“视触叩听”,网络无法替代。有的病人上传检查结果不全面,影响判断,也怕耽误他人病情,引起纠纷。加之个人时间太少,于是渐渐放弃。

  该医生认为,当患者心有疑惑时,移动医疗是个不错的选择;但身患大病时,移动医疗只能提供就诊方向。

  线上短板线下补

  线上的短板,移动医疗开始线下补。除了在APP上挂号,帮助患者到实体医院就诊外,部分移动医疗公司还将网上诊疗转至线下。

  今年,移动医疗行业两大排头兵春雨医生和丁香园都宣布要办线下诊所。上月,丁香诊所第一家门店已在杭州开业。最近,春雨诊所在武汉市开设7家门店,按照“线上咨询分诊,线下就医”的模式,提供私人医生服务。

  移动医疗的浪潮滚滚,在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李十月眼里,这是对优质医疗资源集中于大医院的打破,让以往要找关系、找门路的医疗模式平民化、简单化,山区农民也能直接对话顶级医生。同时,医生借其扬名,增加了与医院的抗衡力,获得职业自由度。而医院则借医生之名,吸引更多病人。尽管目前移动医疗缺乏医保支撑、缺乏网络执业责任认定和成熟的盈利模式,但它毫无疑问是大势所趋。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