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期刊:各有特色 矩阵前行
□本报记者 范燕莹
21世纪初的中国,以深刻的社会变革和快速的经济增长,引起世人的强烈关注。彼时的传媒机构也纷纷乘风破浪,开疆拓土,寻求自己的成长之路。15年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经过缜密分析和精心策划后果断出手,创办第一本面向市场的大众期刊《特别关注》。凭借高雅的阅读品位和超强的营销能力,《特别关注》获得的“超常”发展被业界称之为《特别关注》现象,也书写着中国期刊发展的新奇迹。
独门秘籍和深厚内功
2000年10月,《特别关注》悄无声息地走上了武汉市的各大报摊。时年38岁的主编朱玉祥带领7个人,开始了艰难的跋涉之旅。新闻人办杂志,最容易忘掉期刊以慢打快的优势,《特别关注》创办初期,急于吸引读者眼球,过度新闻化,杂志销量增长乏力。《特别关注》之后深刻认识到,要在武林中立于不败之地,得有护身的独门秘籍和深厚内功。
编辑部在杂志定位上,大胆定位“不找个性找共性”,力争打造“具有广泛文化认同感”的文化产品。通过不懈地摸索,《特别关注》确定首卷语、特别报道及包括《家事》《国事》《天下事》《开心事》《男人的事》《史事》《心事》《书中事》在内的纵览天下的“八事”主打栏目。
办杂志最难的是找到好故事,为此,《特别关注》设立了20多个标准。比如“三人”标准——引人入胜、发人深省、动人心弦;“三点”标准——进入点、记忆点、启发点;“冷点”和“热点”标准——冷点里面找热点,热点里面找冷点。
让年轻编辑在海量阅读中练就发现稀缺的眼光。15年以来,《特别关注》的编辑成了各大图书馆、档案馆、资料室和报摊最忠实最勤勉的读者,新书、新报、新刊,《特别关注》的编辑总会在第一时间找到。
眼界高处无物碍,心源开处有波清。聪明的读者很快发现,《特别关注》的稿件,篇篇好读、有趣、有味、贴心。沈阳市读者亢瑞读后感叹:浩浩书海,瀚瀚报林。《特别关注》,拔萃超群。如蜂采蜜,句酌字斟。字字珠玑,美文飨人。
经过不断自我修正、自我更新和自我完善,《特别关注》建构了一个以独特的“激扬人生智慧,抚慰读者心灵”为内核的成熟而又极富感召力的框架,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文本品质。而恪守读者本位、坚持讲小故事的叙事传统,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巧妙打动读者,更成为其独有的利器。
壮大主业并寻求多点支撑
《特别关注》为读者提供了市场上无可替代的产品,在营销上更是快速起飞。杂志推行集约化订阅,推进百县发行工程,以分利于人的胸怀,在发行渠道建设中做足文章。利用中国邮政强大的发行渠道,席卷全国31个省(区、市)8万家报摊,开始了自己的腾飞之路。创刊4年发行量过百万份,5年过200万份,2013年达到400万份。
中国期刊协会前会长张伯海感叹:《特别关注》是中国期刊界近10年来空前的奇迹,是名符其实的黑马。《人民日报》以《春色满园——关于文化产业的述评》一文,对以《特别关注》为首的地方期刊的蓬勃发展,进行大篇幅报道。
伴随《特别关注》持续不断带来的惊喜和成功,《特别关注》和朱玉祥本人近年获得了无数荣誉。2008年《特别关注》当选“中国十大期刊品牌”;2009年荣获“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2013年被评为中国“百强报刊”,同年被评为全国最受读者欢迎的50种刊物之一。朱玉祥2005年被评为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人”和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
在鲜花和掌声簇拥中,《特别关注》在不断壮大主业的同时,寻求多点支撑。2015年,“特别关注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登陆新三板,打开了资本市场又一扇大门。远方的天地更加辽阔壮丽,《特别关注》正在策划出版维吾尔文版、英文版:让世界每一个角落,传诵着美好的中国故事;让世界的每一片天空,闪耀着智慧的中国人生。
□本报见习记者 汤广花
近年来,为应对媒体格局的深刻调整和舆论生态的重大变化,《知音》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探索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思路新办法,取得初步成效。
借力新媒体
优质内容多次售卖
“就《知音》而言,我们一直遵循‘内容为王’的理念,长于内容质量而短于互联网技术。因此,我们要在咬定内容不放松的基础上,强化以参与和互动为本质特征的互联网思维,并贯穿于内容生产中,进行新技术与内容生产的融合。”知音传媒集团总经理雷一大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介绍,早在2000年,集团就以《知音》杂志为依托,创建了全国第一家大型情感门户网站——知音网。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和新闻客户端的兴起,《知音》紧扣媒体发展的脉搏,在新媒体领域全面布局,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知音》的官方微博在全国期刊界名列前茅。同时,借力外部新媒体平台,在搜狐新闻客户端上创建电子版《知音》,下载用户超过150万人,是该平台上十大媒体之一。2014年3月,《知音》启动微信公众号,目前订阅用户16万,每天最高阅读人数30万,阅读量超过50万,成为湖北省报刊出版系统数一数二的公众号。根据清华大学新媒体传播研究中心去年年底的数据显示,《知音》的微信公众号综合实力跻身全国期刊界公众号前三名,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
“这些新媒体工具综合发力,实现了优质内容的多次售卖,对扩大《知音》的媒体影响力和品牌号召力成效显著,在全媒体时代也发出了我们响亮的声音。”雷一大兴奋地说。
多屏互动
弥补纸媒发行量下滑
针对纸媒发行量下滑,读者阅读载体的变化,《知音》于2014年9月推出知音网络周刊。“这是一次刊网融合的有益探索,《知音》因为版面和篇幅有限,不能刊登的内容和图片,我们放在知音网络周刊上,同时加上报道的背景和相关内容,放上相关音频、视频,甚至还可以随时添加后续报道,从文字、图片、音频到视频,从过去、当前到后续延展,从报道个案到社会背景,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在《知音》主编王应鲲看来,此举将《知音》的舞台从传统的报刊亭拓展到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等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领域,与知音旗下众多产品一道,以丰富的产品组合覆盖各个细分市场,以适应传媒行业日新月异的变革。
如果说知音网络周刊是《知音》在PC端的有效尝试,那么与今日头条的战略合作则是《知音》向APP客户端的强力迈进。今年8月,知音传媒集团与今日头条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联手推出知音头条知音版APP,可以独立下载和使用。据王应鲲透露,知音头条APP将于10月正式上线,主打《知音》的独家优质内容,同时融入今日头条的精粹资讯,对广大移动互联网用户极富吸引力。一方面可以从今日头条两亿多用户中导出一部分进入知音,另一方面又可以将《知音》的数百万读者转为用户。“这个APP有开屏广告、流媒体广告、图文广告等多种赢利模式,也有不错的经济前景。”王应鲲说。
转型升级
开发音视频多元产业
“作为传统平面媒体,《知音》积极打造平面媒体与知音视频多重开发、延伸原创内容产品的产业链,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据雷一大介绍,《知音》成立了视频中心,首先主要是打造知音视频版,其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音视频,即以《知音》的文章或者题材故事为基础,自主拍摄的视频;二是外包收购优质视频节目产权,并入知音视频库。其赢利模式有3个方面:一是销售版权,二是广告,三是衍生品的开发和相关产业。目前已完成视频拍摄和制作100多部、微电影9部、数字电影1部、电视剧1部。
此外,知音传媒还大力发展动画产业,目前共有《聚精会神榜》《偷星九月天之侦探学院》《橙子故事》3个动画项目。其中,《聚精会神榜》已完成所有52集的中期制作,开始与央视及其他少儿卫视洽谈发行事宜。《偷星九月天之侦探学院》计划制作52集,每集5分钟,已经与爱奇艺、搜狐、PPTV等视频网站签订了授权播放合同。《橙子故事》现已登陆爱奇艺、搜狐、优酷等各大视频网站,口碑极佳,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除了涉足视频、动画产业,知音传媒正在与甘肃卫视进行战略合作,具体合作内容是以知音故事为素材,在甘肃卫视晚间黄金时段开辟《知音30》栏目。随后以《知音30》为载体,依托互联网、APP客户端等形式,实现多屏互动来增强知音品牌的黏性,聚拢人气。此外,知音传媒还与湖北陇上频道合作,以知音故事为素材,做法制故事;与黄冈电视台合作,推广视频中心拍摄的视频。
□本报见习记者 汤广花
《知音漫客》创刊于2006年1月,经过9年的发展,现已形成以《知音漫客》周刊为核心,集网站和周边衍生产品为一体的知音动漫有限公司。2015年上半年,知音动漫净利润达1500万元。
搭平台
发展中国漫画文化
《知音漫客》的横空出世,带动了全国原创漫画产业的复兴。在中国原创漫画创作日益冷清的形势下,《知音漫客》着力培养和发展本土原创漫画作者群,国内一大批拥有自己众多粉丝群的“80后”漫画新星冉冉升起,中国式漫画的创作渐入佳境。
“《知音漫客》快速发展的9年,恰逢数字网络媒体爆发式发展,这时的媒体市场,不再只以内容为王,还有技术为王、网络为王,形成了多王争雄的格局。”《知音漫客》负责人胡勋璧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之所以说《知音漫客》创造了奇迹,就是因为它与强势出现的数字网络媒体同处一片蓝天下。
近年来,动漫产业已成为一些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动漫已成为全美第六大支柱产业;日本动漫业已超过汽车、钢铁工业,成为日本第三大产业;韩国承接了全球近1/3的动漫制作业务。相比美日韩等发达国家,中国动漫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2014年我国动漫业产值为千亿元规模。2015年,与动画相关的衍生产品产值在380亿元左右。未来随着动漫全产业链消费的启动以及国家政策的扶持,中国动漫产业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按照动漫产业的发展规律,动漫产业的高度发展建立在强大的内容平台上。前些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出现打打停停时起时落现象,发展缓慢,就因为缺少这样一个平台。现在我们初步拥有了这样的平台,因此将动漫产业定位为三代产业的中坚,成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胡勋璧说。
从《知音漫客》创刊那天起,公司就将其作为一个产业链的顶端来设计和打造,起点比较高,一改中国漫画期刊以黑白印刷和转载为主的做法,成为一本100%全彩、100%原创、100%长篇连载的漫画刊物。《知音漫客》进行全彩印刷,更适合屏幕阅读和传播,也更适合改成动漫剧。对此,胡勋璧表示:“100%原创,既是为了打造中国式漫画,大力发展中国漫画文化,也是为了拥有自己的漫画品牌作品版权,掌握发展动漫产业链的主动权,不再受制于国外的版权。”
探模式
深度开发动漫产业链
在胡勋璧看来,动漫产业的魅力在于产业链长,可以持续性进行深度开发。从动漫产业发展规律来看,产业链越往后开发潜力就越大,经济价值就越高,也就是说产业开发价值的增长呈现倒金字塔结构。其顺序依次为:第一个层次是期刊,第二个层次是图书出版,第三个层次是手机漫画和网络漫画,第四个层次是动画,第五个层次是游戏,第六个层次是周边产品开发及授权经营。《知音漫客》以这个倒金字塔为蓝图,稳步向前推进。目前已经在前3个层次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是《知音漫客》成为月发行量600多万份的全彩漫画大刊,涵盖了8~35岁的跨年龄段的庞大读者群体。
其次是在期刊形成强大市场影响力基础上,先后与长江出版社合作,成立知音书局,参与中国致公出版社的转企改制,实现控股经营。大力开发《知音漫客丛书》,其中周洪滨的《偷星九月天》单册发行量突破150万册,总发行量达5000万册。知音动漫图书年码洋达3亿元。
再次是在发展手机漫画和网络漫画方面也取得了初步成功。《知音漫客》与三大网络运营商均签订了合作开发推广协议,全年收入可超1000万元。
“今后,知音发展动漫产业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大产业链前3个环节的发展力度,力争实现《知音漫客》发行量达1000万册,动漫图书出版码洋达5亿元,手机和网络漫画收入达到5000万元,动漫公司实现利润1亿元。在此基础上逐步加大产业链后3个环节的开发力度,即动画、游戏、周边产品开发和品牌授权经营。”胡勋璧表示。
动画和游戏是动漫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高投入、高风险,必须有充足的优秀内容资源作为基础。一部作品先在漫画杂志上连载,再将其中受欢迎的优秀作品结集出单行本,经市场检验后推出手机漫画和网络漫画,再将点击率高的作品开发成动画、游戏,最后将广受欢迎的动画和游戏的卡通人物形象开发成衍生产品及对衍生品进行授权经营。“这是一种能够最大限度地规避市场风险的稳健的经营开发模式,现在我们已经拥有经过这样检验的《偷星九月天》《龙族》《暴走邻家》等连载数年、单册图书发行过百万或数十万的有着广泛知名度的作品。”胡勋璧相信,随着知音动漫产业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这样的作品。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人文情怀办人文名刊
□王泽龙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创刊于1955年2月,今年已创刊60周年。2012年首批入选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并获“湖北十大名刊”称号;2013年获湖北出版政府奖并入选国家“百强社科期刊”;2013年和2014年分别在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中获得优秀。多年来,杂志坚持以人文情怀办人文名刊,关注社会改革与发展中的重大现实课题与前沿理论问题,致力于学术研究的历史积累和理论创新,传播有创造性的、高水平的最新科研成果。
关注现实 助力改革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应该具有高尚的人文学术境界与人文学术情怀,把人民大众关心的社会问题,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紧迫感的问题,人文学术研究中具有知识创新的成果作为重要话题,高水平的刊物就要有学术的担当意识与对社会问题率先发言的责任,为推动社会改革、社会发展履行思想传播与知识创新的学术责任。这也是学报自觉追求的高境界与高品位。
10多年以来,杂志社重点培育了《中国农村研究》专栏,依托学校中国农村研究院,打通学校各个学科专业,专栏由长江学者徐勇与项继权教授主持。近几年围绕农村问题组织专栏,发表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村社会保障、城乡统筹、农村扶贫、村级治理、国外农村研究、农村社会救助、农民工子女教育、农村社区发展等20多个专题文章,引起了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在学术界有较为广泛的积极影响,也多次受到教育部与国务院有关部门的推介与肯定。此外,杂志几乎每一期都有几篇切中时弊与当下问题的好文章。刊物知名就要有被学术界记得住的一些好文章,名刊只有发名文才名副其实。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高校名刊工程会议上这样评价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根据综合性大学学报的特点,突出问题意识,打破按学科设置栏目的传统方式,从问题出发,以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集中攻关。如该学报的《三农问题研究》,以本校中国农村问题研究重点基地为依托,广泛吸纳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研究力量,对我国三农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许多研究成果被农业部、民政部等部门采用。”
追踪前沿 引领学术
《近代经济史研究》是学报依托教育部国家社科基地创办的专栏,由著名学者朱英主持。专栏发表的关于近代商会研究、民国经济研究、近代世博会研究、辛亥革命研究等文章,在学术界均有较大影响。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学报组织了《日本妇女与侵华战争》《日本妇女在湖北的慰安妇制度的考察》等文章,文章发表后被《新华文摘》等刊物转载。
华中师范大学的学科优势是师范特色,教育学专业学科力量较强,《教育研究》成为学报又一个重点栏目,每一期都结合教育改革现实问题与教育理论问题发表文章。近5年教育学专栏发表文章132篇,在“三大文摘”与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共计117篇次,平均转载率高达88.6%。
编研结合 协同发展
为了把刊物办成传播与传承人文学术成果的精神高地,学报倡导编辑养成人文学术情怀,做到即是编辑专家,又是人文学者,人人心怀天下,关心民生,敬畏学术,把编辑作为一份学术事业,把发表关注社会问题、推动社会发展、人文知识创新的好文章作为一种学术责任,把发好文章作为快乐的学术活动。
杂志社里文科编辑7人(包括主编),6人具有博士学位,其中2人具有博士后经历,4人为正高职称,一人为硕士。杂志社要求每一位编辑逐步成为相关专业的学术内行或专家,具有自己的学术眼光,有自己的学术资源圈子。编辑基本都在院系担任博士或硕士研究生导师,与院系学生打成一片。文章的编辑过程就是一个与专家同行互相学习与交流的学术活动,这样学报文章的学术质量有了重要的来源与保证,学报人员自身的学术研究也在学术界具有一定的影响。近5年,学报编辑人员获得国家级课题6项,其中1人获得国家级重大课题1项,1人获2013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编辑部成员近5年获得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在《中国社会科学》等学术权威刊物发表学科专业文章10多篇,在核心期刊发表编辑学文章10多篇。杂志还专门开辟了关于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研究的专栏,编辑同时研究学术期刊,学术队伍的高境界高素质是学报出精品的重要条件之一。
《长江蔬菜》 栉风沐雨 三十而立
□本报记者 范燕莹
30年前,《长江蔬菜》在创刊之初就确立了“服务城市,富裕农村”的办刊宗旨。30年后,透过醇厚的油墨香气,读者依然可以从那些文字和图片中感知到曾经的温度。一路奋进的《长江蔬菜》,与奔流不息的长江一样一往无前,顽强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沉淀:卅年历程 雨霁云消
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首先从农村开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新体制酝酿而生,农村经济发展出现里程碑式转折。当年,伴随着武汉市蔬菜产销体制改革大潮,《武汉蔬菜》审时度势,扬帆起航。创刊两年后,《武汉蔬菜》更名为《长江蔬菜》,走出武汉,跨过长江,迎来了更加辉煌的发展时期。
30年前,5名满腔热血的前辈在20多平方米的车库里点一盏灯,照亮不眠不休的夜晚,照亮满溢心中的理想。30年风风雨雨,几度花开花落,多少青春成白发,多少青涩变成熟,一代代长江蔬菜人深耕蔬菜产业这片热土,忠实记录着农业的创新与发展、农村的转型与变迁、农民的苦辣与酸甜。那些围绕着农业、农村、农民而付印的一本本期刊,一圈圈沉淀为专属于《长江蔬菜》的成长年轮。
在而立之年,《长江蔬菜》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地方性刊物,发展成为全国同类期刊中最受读者欢迎的蔬菜专业杂志,累计推介新技术、新品种3000多个,2005年荣获政府最高奖项国家期刊奖,2013年被评为中国百强科技期刊;还曾获首届湖北出版政府奖期刊奖,连续4届蝉联“湖北省十大名刊”。
经营: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对于一本期刊而言,人们可以从质量水平、经营状态和发行量来判断它的影响力。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广告经营额和经营意识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经营,始终是期刊发展的重头戏。
在已成百舸争流之势的业界中,期刊经营的竞争不再是纯粹广告、发行等方面的竞争,而是顺应市场潮流的发展战略上的竞争。《长江蔬菜》运用策划、采编、公关等多种经营手段来深度开发已有的资源,将触角延伸至产业的每一个层面和每一个角落,全面开拓期刊的发展空间。
2003年,长江蔬菜网建立,与纸质期刊相得益彰,折射出经营者对网络时代的敏锐洞察;2014年,《长江蔬菜》官方微信订阅号推出,每天准时向1万余名粉丝推送采编人员在基层收集的第一手资讯,与网站和期刊共同架构成三位一体的全媒体。
2015年,为了响应读者内心的需求,杂志开辟了《硕园采风》《产业志》《风云榜》《创事迹》《观商潮》等全新栏目,由记者深入全产业链采编,聚集产业专家、企业巨子、种植大户和一级蔬菜批发商的智慧精华;为了肩负产业发展的使命,长江蔬菜网全新改版升级,倾力打造全产业链一站式服务平台,囊括资讯、农技和电商,成就从育种到消费终端的无缝对接。
情怀:行万里路 送万卷书
近年来,《长江蔬菜》更是频繁地深入基层,发行、采编小组的成员不停地奔波,走向江苏、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省的100多个县市,倾听读者的心声,了解读者的需求变化,将农业技术亲手送到万千读者手中。同时,将掌握的第一手资料通过多种渠道输向全社会,让更多的人了解他们的诉求。
年复一年,支撑《长江蔬菜》的是读者至上的办刊理念,是农业从业人员的付出与情怀。农业除了具有商品属性外,还与人文、生态息息相关,更是维系生命的根本,必须坚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底线。因此,以利益为核心不适合农业,农业只适合有情怀的人。这里的情怀,可能是对农作物的情怀,可能是对家乡农村的情怀,也可能是对家人健康的关爱。
三十而立,“立”的不仅仅是家业,更是薪火相承的文化底蕴。那些在万里跋涉中镌刻的印记、磨炼的意志、传递的温暖,植根于脚下的情怀,绽放于文字中的理想,构筑成《长江蔬菜》实实在在、最为旺盛的生命力。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强化积淀 不断创新
□刘金波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为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负责出版的综合性学术期刊。自2012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以来,刊物日益注重人文社会科学学术积淀,不断推进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学术创新和技术创新,以传承与发展交汇,继承与创新集成的一系列举措与实践,努力实现学术的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
传承与发展交汇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由1930年创刊的《国立武汉大学文哲季刊》发展而来,已有85年历史。学报在这个发展长河中,被深深烙下珞珈山的文脉传承与人文积淀。
珞珈山上的武汉大学的深厚人文积淀深深影响着学报的发展。人文传承对学报的行为意识和发展路径选择有着巨大影响。学术大师的思想光芒不仅对文明进步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而且为学报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学报一直秉承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优良传统,注重人文传统,强化学术积淀,积极促进文化传承、学报进步与学术创新的充分融合,努力形成新的发展合力与发展动力。
继承与创新并举
在媒体不断融合发展,新媒体密集涌现的当下,传统纸媒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如何迎接挑战?学报的理念创新、管理创新、学术创新和技术创新四位一体的创新实践对此做出了很好的回应。
理念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
近年来,学报重点抓了5个方面工作:
着力问题意识。学报强调期刊编辑要关注基础学科的发展方向,要瞄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组织专题性稿件,分析问题,探寻原因,解决问题。
注重原创精神。学报对抄袭剽窃、无偿占有学生成果、低水平重复、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提出“零容忍”,大力倡导在科学研究中百家争鸣,营造生动活泼、真实原创的学术氛围。
关注学术前沿。学报既有一级学科栏目,也有根据学校的研究基础与特色设立的交叉研究栏目和专题。如哲学板块下的教育部名栏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专栏下开设的“历史文化语义学研究”专题,经济学板块的“低碳经济”系列研究等。
拓展国际视野。学报依托学校海外学术渠道来拓展国际视野,与SSCI北京总部保持密切联系,向国外多个数据库公司免费提供样刊,还通过专家学者向国外大学图书馆推介学报。
勇于担当责任。营造高校创新的学术环境是武大学报人不懈的精神追求和使命。
管理创新是期刊学术创新的重要保障。
依托科研主管部门,挖掘重大成果。学报于2010年初挂靠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依托学科优势、科研优势,发挥学术引领作用,选择重点学科和重点课题作为特色栏目,创办名栏、名刊。
完善投审稿制度,保证学术发展规范有序。学报结合学校出台的有关法规文件,建立了严格的投审稿制度,坚持集稿讨论、三审五校、会议终审等多项措施,细化编辑流程,提高工作实效。
改进专家组约稿制度,杜绝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等学术不端行为。学报邀请各学科领域重大招标项目的首席专家和部分中青年知名学者开设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研究专题,刊发系列关涉文化传承、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研究成果,取得较好的反响。
提升编辑素养,构建学习型组织。学报注重编辑的持续学习与进步,要求编辑参与校内外各种业务培训,保证其培训时长与培训质量;坚持编校费从优,保障初审与专家外审的质量;实行编辑值班制、首问负责制、学习主讲制等。
学术创新是扩大期刊学术影响的重要源头。
建设特色栏目,提升办刊质量。学报主要通过著名学者、特色栏目等提升办刊质量。学报不断强化已形成影响的固定栏目建设,近年还关注低碳经济研究、边疆与海洋研究等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并逐步建设成自己的特色栏目。学报是剑桥科学文摘《社会学》文摘的索引源期刊,是最早成为该文摘刊源的中国内地高校文科学报。其重要文摘转载量一直位居全国综合性大学学报前10位。
凸显问题意识,提高学术影响。学报在提高刊文质量和学术规范严格把关的基础上,在复合影响因子、《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等的排名,均位居前列。
技术创新是期刊适应新媒体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
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打造专业化网刊。学报作为17家发起单位之一,依托中国知网的期刊网络平台,发起“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建设,择发各学报优秀论文,创建《文学学报》《经济学报》《法学学报》《历史学报》等专业网刊,向专业读者推广综合性期刊,开创了高校学术期刊的协同创新模式。
实施网络投稿和双盲审稿,实现公平高效办刊。学报建立专业网站和网络投审稿系统,进一步降低作者投稿成本,吸纳更多优质稿源,为编辑与专家公平高效审稿提供了技术支持。
瞄准国际前沿,实现版式改革。学报实施专业化学术期刊规范改革,与国际大型学术期刊数据库加强往来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刊物的国际学术影响。
使用新媒体手段,扩大期刊学术影响。学报开通学报的微信公众号,建设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网络管理平台,促进校内10多家学术期刊的深度融合。
在传承与发展交汇、继承与创新集成的一系列举措与实践中,学报的整体学术质量始终处于中国高校文科学报的前列,先后荣获国家及省级十几个奖项,近几年更是先后获得国家社科期刊资助期刊、国家社科期刊资助期刊年检优秀期刊、湖北十大名刊成就奖、全国百强社科期刊等荣誉。
《党员生活》 构筑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
□本报见习记者 汤广花
《党员生活》创刊于1980年7月,杂志以党建宣传、党员教育为主要任务,深入宣传党的思想、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交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经验和新路子。在接受《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采访时,《党员生活》杂志社社长何四新介绍,该刊先后被评为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湖北十大名刊”、湖北省优秀期刊,并荣获湖北出版政府奖、湖北出版佳作奖,入选全国农家书屋重点采购期刊、中国期刊协会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指定赠送刊物,具有广泛的读者认可度和社会影响力。
突出党性 建强队伍
“党刊的生命在于讲党性。”何四新说,对于党中央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以及党和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党员生活》经常在第一时间作出宣传解读,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阐释理论观点。
近年来,《党员生活》先后对《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关于县以下机关建立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的意见》等党和国家重大政策进行解读。通过办好《特别策划》《东湖论坛》《党建前沿》等重点栏目,权威传达中央、省委的声音。配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党员生活》开辟专栏,每期拿出较多的篇幅重点报道全省教育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营造了浓厚氛围。
培养一支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高素质的编辑记者队伍,是办好党刊的基本前提。近几年,一批有基层组织和宣传工作经历的干部被选拔到《党员生活》采编队伍中,一批毕业于211、985高校的研究生成为业务骨干,杂志社逐步形成了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年龄梯次合理的高素质党刊工作队伍。编辑记者通过深入了解和帮助解决基层党建工作中的难题和问题,成为党建问题的专家,与一线的同志打成一片,对现象一起分析,对问题一起探讨,对经验一起总结,对典型一起发掘,为基层党建工作提供专业的服务,真正成为党务工作的参谋、支部书记的助手、共产党员的益友、积极分子的向导。
把握导向 创新载体
《党员生活》主动顺应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把握宣传重点。杂志每期都围绕一个全党、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推出融思想性、指导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特别策划。如报道全省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擦亮服务那颗星》、报道全省高校实施“双带头人”工程的《“双带头人”促发蝶变》、报道全省各基层党组织落实“三在”机制的《畅通最后“一公里”》、报道省直机关加强政府效能建设的《打造“第一窗口”》等。这些专题报道,紧扣省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及时全面且多角度、有深度地进行了宣传报道,充分展示和体现了湖北党建的特色与创新。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党员生活》一方面坚守党刊阵地不动摇,另一方面积极推进传统党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借力互联网,打造新的传播平台,推动传统党刊与新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形成适应时代要求的全媒体党刊传播格局。目前,杂志社自筹资金打造的党员生活移动新媒体第一方阵已经正式运行,包括作为湖北共产党员掌上党刊的《党员生活》微信公众号、作为湖北党建信息门户网站的党员生活网,以及作为杂志与读者即时互动桥梁的《党员生活》官方微博。此外,《党员生活》APP等移动新媒体也正在建设中。
挖掘典型 开门办刊
《党员生活》注重挖掘先进典型,讲好党员故事,以榜样力量引领社会价值导向。杂志在《誓言无声》《普通党员普通事》《非常人生》等栏目宣传报道了各类先进典型87个,如报道全国人大代表、罗田县锦秀林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锦秀的《牧羊女的锦绣人生》,报道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通城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续辉的《浓浓法援情》,报道中科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丁汉的《数字化制造业的领军人》等。这些报道刊发后,有的典型人物事迹被其他媒体转载报道,有的被树为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学习实践活动的模范。
多年来,《党员生活》开辟了许多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渠道,调动基层群众参与党建宣传的热情。杂志社长期坚持依靠全省各级党组织开门办刊的传统,在全省各市(州、县)设立了通联工作站,每年召开通联站工作会和先进站表彰会,总结交流宣传、发行与学刊、用刊的经验。注意整合资源,邀请基层党建工作者接受访谈,解读政策。《党员生活》将广大党务工作者作为重要的办刊力量,刊发了一大批通讯员的来稿。如《党建前沿》《党建经纬》等栏目,每期都刊发一大批来自基层的实践创新成果和经验,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借鉴性,很受基层党务工作者的欢迎。2014年,累计刊发各类经验类稿件14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