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报道:“三农”大作为 力撑新常态——2014年湖北“三农”发展亮点

15.01.2015  11:17

 

        湖北日报讯  图为:粮食产量持续增长
        图为:农民收入步步高
        图为: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稳步上扬

  记者胡琼瑶 吴文娟 通讯员宋伟 张劲
  
  编者按
  2014年,中国深化改革元年,也是湖北“三农”的又一个璀璨之年。
  粮食高基数上再增长,农村改革迈入“深水区”,农产品加工立足“万亿俱乐部”,新农村建设异彩纷呈……广袤的荆楚大地上,捷报频传。
  回首过去的一年,湖北经济一马当先,竞进作为,离不开“三农”的坚实后盾。咬定目标,攻坚克难,顶住压力谋发展,转变方式添活力,“三农”有新作为、大作为,为新常态下“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提供了强力支撑。
  
  粮食增幅全国第五
  
  盘点2014年收成,崇阳县青山镇铺前村农民吴正刚喜上眉梢,1000多亩晚稻亩产1200斤,成为了全县“粮状元”。2009年,他承包500亩土地起步,购买耕种机、收割机,当起了现代农民,短短几年间,农田扩大到2000亩。
  “政策一年比一年好,农机局奖了插秧机,农业局提供技术服务,种田有奔头。”现在,吴正刚采取大棚育秧,双季稻,收获了更多粮食。
  吴正刚是我省种粮大户的一个代表。去年全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一连增”。经国家统计局确认,2014年,湖北粮食总产达到516.83亿斤,同比增加16.57亿斤,增长3.31%,增幅居全国第五,总产增量居全国第四。
  粮安天下,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年初明确粮食增产任务目标,分解到各市县;连续五年共投入3亿元资金,支持集中育秧体系建设。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到账及时,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掷地有声;冬闲田纷纷披上“绿装”,鄂中、鄂北干旱地区粮食“水改旱”;支持“单改双”,双季稻面积获得突破性发展,对全年粮食增产的贡献最大;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科技显威力,让增产落地。关键农时季节,农技人员奔走田间地头,因时、因地、因苗开展分类指导。
  
  【解读】
  
  2014年的粮食生产,经受了局部干旱和病虫叠加、多变的市场环境考验,在“十连增”基础上高点爬坡,高位护盘,实属不易。这背后,是重农抓粮的劲头不减,政策扶持力度加大,科技服务指导到位,防灾减灾及时有效。
  粮食连年增产,一年比一年难度大。资源减少、环境压力,形成持续增产的天花板效应;比较效益降低,形成政策扶持的地板效应。挖掘粮食生产的新潜力,面临更多挑战。
  
  “四驾马车”鼓起农民腰包
  
  掂掂“钱袋子”,天门市华丰农业专业合作社社员沈社青心里头热乎乎的,一年下来,土地流转费、机械作业返还费、打工工资、年终分红,共进账近30万元。
  以前,自己辛苦劳作一年收入只有3万元,后来他将自家土地流转给合作社,把整田机械也带来用于合作社从事农业生产。“第一年,挣了16万多元;第二年,20万元,每年收入都会增加,日子越过越好。
  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湖北农民收入继续较快增长,农民人均增收过千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179元,同比增长12.3%。
  工资性收入成农民增收最强“引擎”。今年来,全省经济增速居全国前列,为农民创造了更多务工机会。去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劳动力从事本地非农务工的人数同比增长3.3%,日均工资同比增长12.1%。
  农产品价涨量增,加上农资价格稳中略降,为一产业增收奠定了基础。县域经济提速,农民从二、三产业得到的收入增长。
  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提速,转让承包土地经营权收入逐步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增长的一大亮点。
  农村低保、养老、医疗等社保标准陆续提高,政策支农力度继续加大,带动人均转移净收入同比增加。
  
  【解读】
  
  过去一年,推动农民收入增加的“四驾马车”——工资性收入、家庭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都在持续增长,为农民收入增长注入了强大动力。
  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含金量高;外出务工人数增加、工资上涨;改革释放红利,齐头并进,鼓起农民口袋。
  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加强农产品品牌培育,推动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促进农村劳动力专业化……向内挖掘潜力,向外拓展空间,增收之路越来越宽。
  
  改革释放田野活力
  
  “多亏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大大缓解了资金压力。”谷城县河湾龙虾养殖合作社理事长杨显荣感叹。合作社流转了4000多亩土地,规模上去了,投入增加,杨显荣经常感到“手头紧”。
  今年,谷城农商行以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为合作社授信500万元。杨显荣拿贷款投入到虾田改造,养虾产量增长50%。
  这样的改革和惊喜,在荆楚大地随处可见。这一年,农村改革清风扑面,快马加鞭。
  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全面铺开,或确地、或确股,覆盖3733个村155.8万农户,涉及耕地面积1491万亩。
  农村产权交易平台搭建,激活农村发展的一池春水。20个市、县级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中心),农村产权交易19572宗,交易金额128.4亿元,流转农村土地129.83万亩,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16.28亿元。
  省委、省政府在仙桃、襄州等10个县市区启动农村体制机制改革试验,先行先试,大胆探索,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城镇化体系,将新型农村社区与工业园区建设、农民就业、土地集约利用结合起来,盘活了土地资源,解放农民,破解城镇化筹资、用地难题。
  这一年,生猪价格指数保险、水产养殖保险均实现零的突破。推行财政农业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扩大政策性农业保险品种和覆盖面;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农科教体制改革、森林资源流转条例出台并实施……一系列改革吹拂田野,如火如荼。
  
  【解读】
  
  开展农村改革试验,是破解我省“三农”发展难题的必然要求。
  开展确权登记试点,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搭建产权交易平台,激发农村生产要素潜能;创新集体产权制度,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农村改革直面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农村发展活力显著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三农”发展迎来崭新机遇。
  改革纵深推进,释放更多红利,值得期待。
  
  农产品加工领跑大工业
  
  在整体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我省农产品加工业逆势而上,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1万亿元,跻身全国五强。
  眼下正是农闲时节,国宝桥米精深加工园区却一派红火,一粒粒稻米在经过七八道工序后,成为一袋袋名声赫赫的国宝桥米。米皮榨油、碎米做饴、稻壳发电,吃干榨尽一粒米,国宝桥米已经构建起了自己的粮食加工、绿色饮料、生物质能发电产业链,把原料“红利”留在了产地。
  荆楚大地上,“一粒米”的故事在不断复制、上演。
  “潜江小龙虾”、“洪湖清水蟹”、“采花毛尖”、“罗田板栗”、“随州香菇”……一批湖北农产品声名鹊起,走向全国,跳出国门,“舌尖上的湖北”响誉四方,总产值过万亿元,年均增速超过30%,农产品加工成为全省工业的火车头。
  这是省委、省政府自2009年实施“四个一批”工程以来发生的巨大变革。
  抓龙头,兴产业。在一项项重大政策的激励下,一批批农产品加工“小巨人”企业茁壮成长。稻花香集团率先破百亿,枝江酒业、中兴能源(洪湖浪)产业集群紧跟其后,福娃集团、正大集团、洪森粮油集团等一批企业你追我赶,朝着百亿目标大步行进。
  
  【解读】
  
  从“粗加工”到“深加工”,从“做产品”到“做品牌”,湖北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舌尖上的产业”,向深加工要附加值,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湖北经济发展的火车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吃湖北粮、喝长江水、品荆楚味”。
  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就业最多、效益最好、农民获利最多的“五最”产业,特别是食品工业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有力地支撑着全省以新型工业化为引领的“四化同步”发展,为湖北转方式、调结构、稳增长、保民生的全局作出了重要贡献。
  
  “三万”品牌越擦越亮
  
  “以前家里冷冷清清,这几年三万队员成了家里的常客,感觉红军队伍又回来了。”十堰市茅箭区茅塔乡廖家村农民廖吉洁感慨地说。
  继“进万家”、“挖万塘”、“洁万村”之后,去年第四轮“三万”活动如期展开,这场以“惠万民”为主题的活动既有规定动作,也有自选动作,称之为“1+X”模式。“1”是加强农村网格化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X”就是自选动作:农民群众最需要什么,就为他们做什么。
  把服务功能延伸至农村末梢,一套套科学的网格体系在全省农村迅速形成。据统计,在第四轮“三万”活动中,全省81%的村基本完成了农村网格化管理任务,开展便民服务事项91.44万件,受益群众达166.92万人次,排查矛盾纠纷8.41万件,调处矛盾纠纷7.73万件。
  规定动作靓丽,自选动作同样出彩。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乡村发展旅游项目等,8000多个工作队、11万党员干部想群众之所想,大办实事。数据显示,全省共疏挖塘堰5.98万口;新建垃圾池10.7万余个;新建维护通村公路2.48万公里,植树造林1.62亿株;兴建乡村旅游文化体育设施8920处,改造危旧房屋10.68万户,解决安全饮水246.76万人。
  
  【解读】
  
  第四轮“三万”活动以农村网格化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为主题,将农村网格化建设与农村信息化、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相结合,积极拓展和延伸农村网格化管理的功能,在解决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等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向着服务到村头、办事不出村的目标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小网格搭建了大平台、发挥了大作用、展现了大作为。
  “三万”的主题年年变,但践行群众路线、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这个“”,不离、不变。
  
  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
  
  马路笔直、洋楼林立、漫山橘树,冬日的远安县洋坪镇马渡河村美景宜人,靠着种植柑橘,村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过万元。
  依山就水,靠山借势,合理利用山水资源,守护一方生态,建设美丽乡村,远安做到了。
  苍茫荆楚大地,新农村建设样本异彩纷呈,汉川的“福星模式”、嘉鱼的“官桥模式”,还有监利的“福娃模式”……形式多样,目标却一致,那就是“农业强、农民富、农村美”。
  多个层面的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试点次递推进,覆盖全省56%的乡镇。
  2009年以来,全省新农村建设成绩斐然。解决265万农村人口脱贫问题,改造农村危房38.46万户,转移劳动就业1100万人,新农合参保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9%以上,新建通村沥青路10万公里左右,乡镇和村公路通畅率分别达100%和98.7%,6年累计投资320亿元,推进1690万亩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
  数字背后,农民住进新房子、用上自来水,家门口就业,看病就医有保障,出门是水泥公路……
  
  【解读】
  
  湖北正处于迈向农业现代化的征途上,而建设新农村,是三农“强富美”的最佳途径。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句温情的语句为我们描绘了未来新农村所应有的景象。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地大拆大建,而是着力宜居、产业、生态、民生四个方面,在全面提升经济的同时,融入更多的生态文明。坚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两个先行”,缩小城乡差距,全面实现小康社会。
  
  “四化同步”喜成三农新引擎
  
  枝江安福寺的果品加工、黄陂武湖的都市农业、蔡甸奓山的汽配制造、襄城尹集的花卉苗木……2013年7月,我省在全国率先启动“四化同步”示范试点,选择21个乡镇先行先试,探路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不在没规划的地方搞建设,不搞没有规划的建设。为绘就21个试点乡镇发展蓝图,省委、省政府专项安排了1亿元规划编制补助经费,面向全国甲级资质的设计单位招标。至去年7月,21个示范乡镇规划编制工作全部通过省级验收。
  一张张规划图纸变成施工图纸。嘉鱼县潘家湾镇依靠地理优势,成功引进江苏三木化工、武汉鼓风机等一批亿元项目。汉川市沉湖镇依托福星集团打造百亿工业园;宜昌市夷陵区龙泉镇依托稻花香集团,投资10亿元建设酒文化街,做足酒文化。
  一年多时间,试点乡村镇发生了令人瞩目的深刻变化,一项项前所未有的工作难题,在市场化的办法中一一破解,21个试点乡镇各领风骚,在创新中赢得了发展主动权,工业化和城镇化率先走在全省前列。
  
  【解读】
  
  每一项试验,每一次试点,都是一次全新的开拓。21个乡镇坚持规划引领,实现镇域规划、镇区规划、村庄规划和土地规划“四规”合一,全域覆盖,勾画出至2020年各乡镇发展的宏伟发展蓝图。省国土、住建、环保、交通、农业等农口部门从土地、基地建设、投融资等方面向示范乡镇给予倾斜,文、教、卫等部门推进公共服务向新型农村社区延伸,为“四化同步”示范乡镇发展注入了强力支撑。
  “四化同步”,重点在同,难点也在同。在试点进程中,坚持以“三化”带“一化”,着力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培育健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带动农业现代化的体系、平台和抓手,破解“四化同步”发展难题。示范区既是先行区,又是引领区,有了试点成功,全省的改革才有依据、有底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