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经新闻报道:湖北休闲农业呈多元化发展态势

16.10.2014  12:00

  本报记者 刘又元

  通讯员 郭会兵 张劲报道

  近日,《中国产经新闻》记者从湖北省农业厅获悉,在农业部2014年开展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和中国最美田园推介活动中,湖北省保康县尧治河村、英山县乌云山村、钟祥市彭墩村等乡村被认定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洪湖市洪湖生态旅游风景区渔作景观、孝感市孝南区万亩桃花景观、大悟县稻田景观、安陆市万亩银杏景观、钟祥市石牌镇荷花景观等农事景观被认定为“2014年中国美丽田园”。

  湖北拥有丰富的农业和旅游资源,其厚重的科教文化,优越的交通条件,为湖北省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经过近20年的探索和发展,特别是近年来,湖北加大扶持与投资力度,休闲农业发展已初具规模。2013年底,全省限上(年营业收入10万元)休闲农业点4000余家,常年从业人员8.7万人,其中农民工7.7万人,接待游客近4000万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超过120亿元,从业农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76万元。

  为了发展休闲农业、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提高市民幸福指数、拉动内需,根据农业资源分布、地理特征、交通区位和客源市场等情况,湖北省提出将全省的休闲农业区域布局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大中城市郊区板块、鄂东板块、江汉平原板块和鄂西鄂北板块,实现全省休闲农业发展科学布局。并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全省将打造1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大县、100个示范乡(镇)村、1000个示范点、10000个限上休闲农业企业,就地就近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从业农民年均增收10%以上,年接待游客达到1亿人次,休闲农业综合收入达到500亿元,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比重达到30%。

  湖北农耕文明历史悠久,以炎帝神农为代表,屈家岭文化、楚文化、三国文化、巴土文化和水文化渊远流长,为休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湖北以农家乐、民俗村、休闲农园、休闲农庄为代表的多元化休闲农业类型全面发展,形成了发展加快、布局优化、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良好发展态势。一大批乡村依托悠久的村落建筑、独特的民居风貌、厚重的农耕文明、浓郁的乡村文化、多彩的民俗风情、良好的生态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休闲农业,其功能特色突出,文化内涵丰富,品牌知名度高,具有很强的示范辐射和推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