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之声报道:小橘子串起的大产业

13.04.2015  11:35

  宜都市地处国家大力扶持的三峡柑桔产业带,在过去,由于柑橘的品质不高,销路不畅,卖柑桔曾经成为当地老大难问题。如今,过去卖不出价钱的柑橘变成了浑身是宝的“黄金果”。一枚小小的柑橘,串起了从粗加工到深加工,再到服务、旅游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带动当地农民致富的同时,在全国叫响了“宜都蜜柑”的品牌。湖北之声记者王超、董延超、宋丽娟、邓斌报道:
  
  在土老憨集团马王山柑桔示范基地,管理员张先炳在橘园抽着旱烟。虽然种了四十年柑橘,但是谈起种柑橘的技术,张先炳还是对土老憨集团的精品果园竖起大拇指。
  
  【出录音:基地一般没搞农药,杀虫有日光灯,太阳能杀虫灯,黄板,捕食螨的袋子,你想把柑桔搞好还是按照基地的模式。】
  
  土老憨集团是宜都市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为了改善柑桔品质,土老憨集团通过流传土地,建设了一批柑桔精品园、示范园,实施了“密改稀”、“大冠改小冠”、“隔年挂果”等农业技术。通过科学种植、合作社联合、市场营销等方式,曾经卖不出价钱的柑桔如今价格翻了几倍,红花套柑桔农业合作社理事长阮中财:
  
  【出录音:原来没有成立合作社之前,我们的柑桔都是论筐卖的,原来都是四五块钱一筐啊,上十块钱一担,成立合作社之后,柑桔的价格一下就提升到七八块钱一斤,一般都划两三块钱一个。】
  
  然而,卖出高价的只是品相好,个头大的标准果,而占到柑橘总产量近30%的非标准果经常面临着无人肯要的尴尬局面。阮中财:
  
  【出录音:原来这些非标果都浪费了,直接扔掉了,现在商品果能进市场甚至出口,精品果进礼品市场,残次果、非标果土老憨可以深加工。】
  
  土老憨集团投资10余亿元建起了占地500亩的现代化“鱼调料"产业城,目前已经形成了柑橘深加工与副产物综合利用完整的技术体系,建成年利用柑橘12万吨的生产能力,全面投产后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土老憨集团董事长陈世贵:
  
  【出录音:土老憨就是做柑桔的深加工,用宜昌柑桔的资源优势打造中国的用水果酿造调味品的唯一的品牌企业,再有就是为湖北真正的水产大省做配套。】
  
  同时,“大柑橘”产业也在谋划发展之中,穿行于宜都市高坝洲镇八卦山精品柑橘长廊,成片的优质橘树绿意盎然,层层梯田美景起伏连绵。为进一步拓展柑桔产业链,土老憨集团计划建设一个国家级柑桔公园。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集团行政总监郑俊:
  
  【出录音:让全国的游客都通过进入我们的桔园采摘,体验休闲农业,让农民开自己的农家乐,这样农村才能更美,农业才能更强,农民才能更富。】
  
  从粗皮大果到优质蜜桔,从鲜果销售,到精深加工,再到旅游产业,一枚小小的柑橘串起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带动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近年来,宜都市累计建成精品果园1.1万亩,荣获“中国柑桔之乡”称号,跻身“中国柑桔产业二十强”县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