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乡村游唱响一曲“青春之歌” 年轻游客翻倍暴涨
武汉乡村旅游景区,一半以上管理层是“75后”“80后”掌舵。在“年轻派”的引领下,一批网红景点、项目纷纷破土,年轻游客数量大增。更多景区则在打造适合大学生的文旅创业圈,一首“青春之歌”在武汉乡村旅游业唱响。
暑期,木兰草原上演的烟花秀,吸引了众多年轻游客
半数乡村游景区由“年轻派”掌舵
目前武汉市有3A级以上乡村旅游景区31个,统计发现,其中一半以上的“掌舵人”是“75后”“80后”。譬如木兰草原景区总经理聂权1988年出生、云雾山景区总经理王琏杰1989年出生,他们带领的团队清一色是“90后”,最年轻的营销管理人员1997年出生。
聂权高中毕业后前往澳大利亚留学,获得了迪肯大学金融、管理双学位。在父亲乡土情结的感染下,聂权2014年回到黄陂,开始管理和运营景区。2017年,聂权斥巨资深入挖掘木兰核心文化,与专业公司联袂打造《花木兰·云中战歌》大型实景演出,使景区2018年游客量达到156万人次,外地游客占比达到60%。
同为“80后”的王链杰,留学归国后通过打造网红旅游产品,打破了云雾山以前每年游客只有30万人的僵局。“调研后认为产品定位过于单一,营销策略和方式需要与时俱进。”在王链杰的主导下,年轻的团队先后开发了恐龙谷、冰雕馆、蜡像馆、玻璃天桥、玻璃漂流等旅游产品。2019年,景区率先尝试的抖音话题——“醉美花海季”上线后,不到一个月浏览量突破6000万次播放量。近4年来,云雾山景区游客量快速递增,成为全国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年轻派”领军人物,传承的不仅仅是事业,还有带动乡亲一起致富的决心。木兰草原景区的发展,让周边5000多村民靠吃旅游饭走上致富路,人均年收入跃升至人均5万余元,有的家庭年收入达80万元。“扶贫要从输血式到造血式转型。”聂权说,景区不仅接纳村民就业,还组织了56户农民去乌镇考察学习做生意,去义乌学习小商品采购、运输、包装、销售等,回来后农民主动参与到景区里做生意。聂权也很受鼓舞,“我们把这里变成了绿水青山,也变成了金山银山。”
游客中年轻面孔翻倍暴涨
木兰天池景区暑假期间16岁-35岁的年轻游客暴涨50%。“互联网时代,景区要运用大数据,迎合未来的主流消费群体。”木兰天池景区负责人、“80后”曹建说道。
2004年,曹建大学毕业后继续深造,获得了清华大学EMBA高级管理硕士学位。在担任木兰天池景区负责人期间,曹建带领团队不断对景区升级开发,开拓的喊泉、玻璃栈道、玻璃漂流滑道等旅游产品,受到年轻游客喜爱。
武汉花博汇已是全国闻名的“网红小镇”,马鞭草、粉黛乱子草、欧洲月季、绣球花形成的花海,吸引大量年轻游客以及动漫爱好者前来赏花拍摄。花博汇“掌门人”许江说:“花博汇网红小镇自带流量,驱动乡村文创产业发展,带动销售,也迎来了更多的年轻游客。”统计显示,花博汇的游客人群中,16岁-35岁游客占比约八成,今年截至8月已接待年轻游客120万人次。
景区成吸引大学生创业新热土
8月20日,湖北美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青岛女孩刘虹,在武汉梁湖都市农庄酿造自创的米酒、拍抖音视频。她所在的公司也是一家大学生创业公司,主要致力于文创产业和项目的培育。
该公司负责人陈科介绍,去年5月公司入驻梁湖农庄,农庄直接免除了一年租金,合同期内后续租金打八折。公司目前有20多名大学毕业生一起创业,期望吸引更多的乡村工匠、文化能人、非遗传承人加盟,打造一个“乡村创业梦工场”。
武汉梁湖都市农庄创始人曾献琴1972年出生在江夏五里界。她通过自身努力,将一家原来仅有两个人的小餐馆,做成了能容纳1000人的大型农家乐度假村。现在曾献琴琢磨得更多的是,如何让更多下乡的年轻人,能够扎根于乡村这方沃土,共同振兴乡村旅游。
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凤娃古寨也不遗余力。2017年,凤娃古寨创始人余红梅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100万元,为返乡创业大学生提供支持。
余红梅1977年出生,7岁就挣钱养家,有着20多年的拾荒生涯,直到她从旧木桶收购中寻找到商机,发家致富。10余年前,余红梅完成了几百套老房子的拆迁、复建,将修缮的古建筑、民俗产品建设成了湖北省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落文化体验园——凤娃古寨景区。
余红梅的励志故事,也激励着广大青年回乡创业。现在,在凤娃古寨景区民俗街,有大学生返乡开民俗商铺,制作创意礼品售卖;也有擅长陶艺、画画的大学毕业生,在景区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