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温泉业悄然告别泡澡模式 如今水中养生还能漂流

27.10.2015  16:57

图为:温泉打出游乐牌

图为:三里畈温泉盐浴

楚天金报讯 记者戴辉 通讯员从余

天气转凉,我省渐入温泉消费旺季。24日,罗田三里畈温泉开门纳客,游人如织,号称湖北新温泉升级版,被省旅游协会副会长、温泉分会会长曹江城称作湖北温泉业的“收官之作”。楚天金报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和三里畈温泉一样,我省其他地方的温泉也在发生着变化。从泡澡搓背到养生游乐,湖北温泉业悄然开启新模式。

老套路

泡澡+打牌

温泉经营面临尴尬

我省温泉资源丰富,地热资源有69处,在全国排名第6位,主要分布在应城、咸宁、英山、罗田、房县、保康等地。全省大小温泉60多家,其中投资过亿元的温泉有14家,以山湖温泉、温泉谷、浪口、悦兮半岛等为代表。

不过,这些温泉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惑。省内一家温泉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温泉用水涉及多个职能部门收费。税务部门收取水资源税,每吨2元;地矿部门收取水资源费,每吨1.5元;水利局收取水资源使用费,每吨0.5元。还有环保费用,核算起来一吨水要收5元-6元,一家温泉企业一天的水电人工等费用加起来达10万元。

“夏季只要池子一开,几乎都是亏本经营,有的温泉办得像澡堂,游人来了就是泡澡打牌。半年赚半年亏,全年平摊下来,利润也高不到哪去。”一业内人士抱怨,从前咸宁的一些温泉大都只是“露天澡堂子”。

只做“澡堂子”,这让温泉在经营上都面临巨大瓶颈。而且,许多温泉企业都是直接将同行的产品完全复制翻版,你上露天池我也跟风,你上花瓣水我也上,造成湖北温泉同质化现象严重,经营上难以实现突破。

新变化

养生+游乐

差异化化解温泉危机

“一个池子就这么多人,却有越来越多的人‘下饺子’,这就是温泉危机,有的温泉还有搓背服务,让温泉企业哭笑不得,这都值得改进。”曹江城对记者说,湖北温泉产业经过近10年的扩容,已完成从洗浴、休闲,再到养生的华丽转身,游人对于温泉休闲需求成倍增长。

今年,许多温泉企业积极谋求转型,导入绿色低碳理念投资温泉项目。咸宁过亿元的温泉项目激增上十个,广东碧桂园、湖北万豪集团、三江航天集团蜂拥而入。在激烈竞争中,温泉企业也推陈出新,以求差异化。据记者了解,为避免同质化竞争,温泉企业都把眼光投向水上项目。太乙洞就开建水上乐园,包括漂流河、骏马滑道、海陆池等,罗田三里畈温泉还打出养生牌。

嘉鱼山湖温泉总经理鲁志杰说,山湖温泉利用环湖优势,打造水上乐园世界,开设水上自行车、游艇、游泳馆等亲水项目。为差异化经营,山湖温泉引进神海漂浮项目,不用游泳可以漂浮在池面上。为此,该公司还花50万元购买了山西运城专利的华中地区独家使用权。一个池子一年维护费在100多万,一次容纳二三十人,目前该漂浮池接纳2万—3万游客。

记者了解到,今年省内有三分之一的温泉开始打造VIP池,即针对高端客户的需求,推出个性化的服务。

新体验

矿物+药包

泡温泉泡出养生味道

近日,记者驱车从三环线上武英高速,来到位于罗田的三里畈温泉度假村,全程仅一个多小时。

记者看到,这里大小60多个池子依山而建,被冠以各种中医舒经活络的名字,如万密斋养生池、高光岩保健池,均有天然矿物质温泉水加上独家配方的药包,泉水流淌,泡在里面有种神清气爽、舒筋活血的感觉。

据了解,罗田三里畈温泉最早在明末就被发现,当地的温泉村由此得名,当时的人们需要踩着田间的灰黑色稀泥,走近冒泡的泉眼原生态入浴。这里的黑泥中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湖北丰太集团总经理曹建介绍,这个耗资6亿元的温泉,是华中地区少有的强调养生文化、主做养生产品的综合温泉度假区。明代养生先贤万密斋就出自罗田,并著有很多养生文献,流传至今。

国内知名中医高光岩说,罗田三里畈温泉是湖北水温最高、水质最好的医疗型温泉,水质为极为罕见的硫酸钠型高温医疗用热矿泉水,在历史上已颇负盛名。据记载,历代许多名人,特别是喜爱中药养生人士,都对罗田三里畈温泉的水温、水质有过很高的评价。富含锌、锶、偏硅酸、氡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属医疗级热矿泉水。

高光岩说,用该温泉洗浴后对早期高血压、早期动脉硬化、心肌炎、痛风、风湿病、关节炎、肌腱炎、肌劳损和皮肤病均有很好的疗效。

新问题

剑指山寨货

温泉标准遭遇执行难

2010年,我省颁布首部温泉标准,规定沐浴温泉为从地下自然涌出或人工钻井取得,出水口温度大于或等于35℃,并含有适量的有益于人体健康的矿物质、微量元素的地热水。温泉旅游服务企业应以沐浴温泉为载体,如在天然温泉水中加入非温泉水,应明示其加入的非温泉水的类型及所占比例。在不改变温泉水主要成分和含量的前提下,可允许温泉水降温或加温,但应向消费者明示。

但记者了解到,这一标准在省内一些温泉遭遇执行难。据了解,省内部分温泉只是通过人工加热自来水,再加入一些矿物原料“添加剂”冒充天然温泉,这些山寨温泉的手法归纳起来有这样两种:一是将普通地下水或自来水“混合”使用;二是用锅炉、电能等加热浅层的地下水和井水。曹江城对记者说,真温泉刚从深井里抽出来时会有淡淡的硫磺味,水抹在手上有滑腻的感觉。对于普通游客而言,确实难以辨别温泉的真假。

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副院长舒伯阳说,尽管出台了“行业标准”,但主管部门对温泉旅游景区进行监测依然有难度。即使是定期抽检,其实也无法根本地解决温泉造假的行为。

高光岩医生表示,真温泉治病,假温泉致病。为了让游人泡温泉时能分清真伪、泡得放心,对湖北温泉开发应实行准入制。对此,曹江城说,今后省内温泉旅游企业申请加入省旅游协会温泉分会,必须持有国家地矿、地热的相关文件,非“纯正”温泉不得入会。

新建议

借鉴外省经验

季节性产品应求变

如何保证游客安全、健康、舒适享受到货真价实的温泉?曹江城建议,应当制定系统的标准,例如,对旅游温泉标识、温泉旅游服务场所等进行标准化等级划分与评定,通过设立行业准入门槛,提高开发的品质。另外,非温泉却以温泉名义揽客的行为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相关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和检查。“在江西、广东等地,泡温泉意味着养生,也是一种古老的文化。”省旅游协会温泉分会副秘书长徐基建认为,温泉不能退化为简单的开会、打牌、泡澡,应突出养生保健功效。罗田三里畈温泉就开启了新模式。省内的温泉企业,应该向广东等地学习,一年四季都可以泡,辅助中医保健配套服务,让游客在泡温泉中享受舒适得到健康。而对温泉企业来说,一年四季叫卖养生文化,提高了温泉使用率,经营效益也会提高。

和温泉行业一样,其实许多季节性旅游产品都面临着类似问题,如漂流、花卉观赏等。对此,有专家指出,对于一些季节性旅游产品而言,在做大主项业务的同时,还需要开发一些新的配套产品,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得先机。比如漂流景点,也可以推出一些农家乐、水上游乐等项目,这样就能摆脱季节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