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江源头活水来

27.08.2014  18:24
      八百里清江,古称夷水,因水质清澈而得名。《水经注》 云:“夷水,即佷山清江也,水色清照十丈,分沙石。蜀人见其澄清,因名清江也。”发源于齐岳山脉清江村,全长428公里,其中利川境内长约92.2公里。利川市作为清江的发源地,清江保护治理工作责无旁贷。

早在今年2月下旬,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州委副书记、州长杨天然调研州城水体保护工作。3月上中旬,州人大常委会分别组织两个调研组,从清江源头顺流而下,一路行至水布垭大坝,开展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清江保护条例》立法后评估专题调研。3月15日,利川市委书记郑开国主持召开会议专题研讨清江治理问题,并对清江源头污染初步给出了整治“药方”。3月31日,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主任王海涛主持召开州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郑重向清江污染宣战。4月8日,州委书记、州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海涛又亲自带领调研组在利川深入清江源头及沿线开展调研。

清江之水源利川,为有源头活水来。州人大常委会对《条例》开展立法后评估后,利川市境内的清江上游面貌发生了哪些变化?取得了哪些成效?还面临哪些难题?又应如何确保清江保护的持久性?6月24日上午,利川市市长张涛接受访谈介绍,为加强清江治理与保护,利川市成立了清江保护委员会,制定了“三项制度”,即河段长制度、“一票否决”制度、属地管理制度,整合了各方力量,对清江流域利川段进行了集中整治。自3月开展集中整治工作以来,该市投入资金3800万元,组织干部、群众1000余人,开展了清江治理与保护“五个专项行动”,即:工业治污专项行动;汪营辖区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行动;清江流域垃圾污水治理专项行动;非煤矿山、非法打砂淘沙专项整治行动;农业面源及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目前,清江沿岸已无明显垃圾和漂浮物,治标工作效果明显,为治本工作积累了经验。张涛指出,目前清江治理仍面临五大问题:清江污染情况成因复杂,彻底治理投入成本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还很突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滞后,特别是监察力量不足;群众清江保护意识淡薄,参与的主动性、自觉性不足,形成了政府单打独斗的局面;农业面源污染等隐性因素造成的污染情况不容忽视。他表示,下一步,将着重思考并建立清江保护工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强化各成员单位职能职责,形成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严格执法,加强巡查,严格追究向清江乱倾乱倒的环境违法行为,确保清江治理不留死角;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污水处理管网2期建设和汪营集镇污水处理厂建设,杜绝污水直排清江;切实加强宣传教育,让全市人民一起行动,保护清江。(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

责任编辑:张晋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