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里的安全守望

10.05.2016  09:41
    列车一趟趟通过,牌子一个个翻过,保证铁路安全就是我们的工作。
      5月6日15时30分,当笔者跟随荆门桥工段恩施桥隧车间主任雷明彦出现在宜万线恩施至利川区间的K1358看守点时,看守员马建理看到我们手中拎着的青菜和肉,满是欢喜:“今晚有好吃的了!”

    从恩施站搭乘汽车一路向西,路越来越陡、人越来越少,一路颠簸后,停在车道尽头。我们下车走过崎岖山路,淌过无名小溪,才看到了深山里的三间活动板房,其中一间房外,悬挂着“防洪看守点”的牌匾,看守房对面,便是素有“桥隧博物馆”之称的宜万铁路。这里,是武汉铁路局宜万线管内唯一的一处Ⅰ级防洪看守点,每逢4月至10月的主汛期,荆门桥工段便会派出人员守护铁路安全。

    从恩施站出发后不久,雷主任便在路边买了一些菜,他说:“看守点太偏僻,看守员每周二搭乘轨道车进来,带上一周的米油菜和生活用品,直到下周二来人换班时才能出去,蔬菜不易保存,一个星期只能吃上一两次。”

    接过食材,稍微收拾了一下后,马建理便回房间换上了黄色工作服。16时,他与同事魏刁昊在看守房里交接班。在这个深山里,他与小魏相依相伴,每隔8个小时换班。
    站在看守房外,向前方望去,马鹿箐隧道上方怪石嶙峋,“若危石剥离松动,即使很小的一个石块砸在铁道线上或高速运行的列车上,后果严重。马鹿箐隧道穿越多条暗河,地质条件复杂,修建时就被专家称为‘世界级施工难题’,汛期时出水量更大,也是安全防范的重点。”雷主任介绍道。马建理和魏刁昊的任务,便是巡查隧道附近山体,查看危石变化、泄水口水量大小,一旦发现异常,立即设置防护,拦停列车,确保旅客安全。

    4平方米左右的看守房里,摆放着一桌、一椅。桌子上有三部手机,一部与列车司机通话,一部与信号单位联系,另一部与车间联络,唯独没有自己的手机。马建理说:“我们规定上岗不能带私人手机,以免分神影响工作。”宜万线列车运行密度较大,尤其是16时至19时之间,每隔10分钟左右就有一趟列车通过。16时46分,一部手机铃声响起,马建理立即接听电话,听到里面传来的列车司机的声音后,回复道:“D5724次列车司机,K1358看守点一切正常,可以通过。”

    放下电话,马建理在台帐上记录列车通过的时间,然后站起来,把墙上揭挂牌上的车次显示牌翻到“已通过”的一面。“列车一趟趟通过,牌子一个个翻过,保证铁路安全就是我们的工作。”每天通过防洪点的列车有84趟,为了保证列车安全通过,牌子顺利翻过,马建理每隔两个小时就要走出看守房,上山巡查。

    18时10分,天色暗了下来,又到了巡查的时间,马建理拿起手机,向山上走去。他走走停停,仔细察看,500多米的路程走了10多分钟。“在这里,虽然只有我们两个人,但工作流程、工作标准,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若是因为我们的疏忽发生事故,我想我肯定受不了。”为了心安,为了保证每一趟列车安全通过,即使是深更半夜万籁寂静,马建理也要给自己壮胆,独自一人走在巡查路上。     马建理工作的时候,休班的魏刁昊便在准备晚餐,22岁的他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但在这里,为了生活,学会了做饭。一碟白菜,一碟四季豆,还有一个青椒肉丝,是他们的晚餐。“我们晚上会多做点饭和菜,第二天早上热一下当早餐。”在泡面吃多了反胃之后,他们选择了这样简单管饱的早餐。通常情况下,他们一人在看守房里值岗,一人在房间里睡觉,紊乱的生物钟让他们的睡眠总是不够,两个人说话的机会少之又少,“每天,我们与司机说话最多,重复着相同的话,但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  魏刁昊边说边回房休息,24时他还要上岗值班。

    夜色慢慢聚拢起来,四周的山变得模糊,夜空里几颗星星若隐若现。看守点离最近的人家也要走上半个小时的山路,方圆十余里,只有这里亮着一盏灯。“夏天,毒蛇、蜈蚣较多,还有野猫,我们一般不离开这里,但它们有时会跑过来,尤其是三更半夜的时候,把人吓得要命。”

    22时30分,笔者陪同马建理巡查了一遍山体之后,起身告辞。马建理站在看守房外,与我们挥手作别,身后,一趟列车飞驶而过,几秒钟的时间便遁入隧道,列车上的人根本看不到,在铁路的一侧,有着这样一个看守点,有着这样两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