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中耕耘梦想

21.07.2014  21:26

——记四级人大代表、秭归县庙垭村党总支书记佘西龙

宜昌市秭归县人大常委会   宋秀万 熊 琼

当你走进三峡大坝坝上第一县的秭归,一提起“山村名人”,人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他就是凭着一股不认输的干劲、不服气的冲劲和啥都不怕的闯劲,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令人瞩目的成绩,受到了全体村民的爱戴,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赞誉;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省十佳拔尖人才”、“省十佳党员标兵” 、 “市十佳基层组织书记”的佘西龙。

筹资千余万 改变穷面貌

佘西龙是湖北省第十届人大代表,宜昌市第三、四届人大代表,连续多届的县、镇人大代表,连任二十四年的村党组织书记,他上任之初,把工作的突破口就放在群众最需要、最盼望的事情上,凭他人大代表的职务,为改变山村面貌鼓与呼;凭他干个体户积攒的一点本钱,赴县、跑市、进省城,八方求援,争取项目和资金。功夫不负有心人,首先投资800多万元建起了亚洲落差第二的响水洞电站,结束了8000民众煤油灯照明的历史,点上了电灯、用上了电器。现在的庙垭村是2001年由6个自然村合并而成,面大分散,人民群众办事极为不便。作为领头人,他认为只要村级班子把村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人民群众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处理妥当,村民自然会紧紧团结在村组织的周围。在当时负债累累的窘境下,村委会投资20万元在人员集中、交通便利、有发展前景的地方修建了新的村委会办公楼,使广大村民有了一个“中心”。同时,突出五龙特色,投资150万元高标准改造了庙垭小“集镇”,实施扶贫搬迁42户,建起了脱贫村庄,丰富了农村市场,繁荣了农村经济。随着集体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不仅为经济发展攒足了后劲,而且为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投资60万元先后架起了五座石拱桥,解决了1800多人过溪难的困苦。投资50万元修筑了1500米河堤。修建1500米“U”型渠和500口天河水窖,解决了1300多户用水困难、饮水不安全的突出问题。近几年,还先后投资近200万元,组织村民共修建了8条村道公路主线、17条社区支线,总长达39公里,全村户通车率达85%以上。庙垭村的人居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瞄准小康路 产业大发展

他皮肤黝黑,神态谦和,布满皱纹的脸庞上带着憨厚的微笑,与一般人大代表和普通农民不同的是,他的肩上多一份责任,他的眼睛闪烁着智慧的灵光。怎样让老百姓走出贫困,过上小康生活,常常是他冥思苦想的问题。庙垭村属于郭家坝镇最偏远的一个高山贫困村,95%的农户都养殖牲猪,抓好了养殖,就抓住了全村经济发展的“牛鼻子”,对此,佘西龙有着清醒的认识。于是,决定把牲猪养殖作为整个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号召全村农户大力发展养殖业,以养殖促种植,改变了过去单一型的种植业发展模式。村集体投资250万元创办了占地7700平方米的庙垭万头猪场,形成了企业带动的养殖模式。与此同时他还高度重视对养殖大户的培育,一方面从种猪、仔猪、技术、资金和销售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全村共培植出栏牲猪50头以上的养殖大户50多户;另一方面,大力推行饲草养殖,缩短养殖周期,从而使大户的养殖呈现出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局面。为适应市场需求,利于牲猪畅销,先后引进“外三元”良种猪260头,实行自繁自养及销售一条龙的营销方式,使养猪场逐步发展壮大。同时猪场无偿为全村母猪饲养户提供优质精液,促进了全村肉猪品种的改良;无偿将种母猪交付给有饲养能力的养殖户饲养,再以保护价回收仔猪,用养殖户的实际受益来支付应有的投入,加速农户脱贫的步伐和牲猪优良品种的推广,此举深得群众称赞,被全村群众称之为“民心工程”。

但他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具有前瞻眼光的他,敏锐地看到庙垭村结构调整的黄金时期已经到来——库区村柑桔树即将被淹,柑农必定低价出售。借此良机,他聘请农业技术专家实地考察,反复论证,确定在海拔600米以下的地区发展柑桔。接着采取召开村民代表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实施结构调整的农户实行补贴,即发展柑桔一亩,村补贴600元。,经过反复的组织和动员,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移栽管护的要求,仅2002年冬就移栽大树70000株,定植柑桔苗木1035亩。“一年恢复,两年挂果,三年丰产”的柑桔树让群众看到了致富希望,广大群众热情高涨。截止目前,全村海拔600米以下地区共发展柑桔4000亩,并已初见效益,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了一个全新的产业。与此同时,还发展核桃700亩、茶叶300亩。仅柑桔一项,农民人均新增纯收入达200元以上。

凝聚众民心 建设新农村

佘西龙,也是一个爱学习的人,特别是有关“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面的中央文件精神,他差不多都能背下来,其中“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这二十字的方针对佘西龙触动很大。他认为,“人大代表和农村党员干部一定要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领头雁”。

佘西龙和村“两委”班子成员约定了约法三章:要以身作则,公道办事,民主管理。他强调当干部要视民为父母、视事业为天地。为凝聚人心,激发调动全体村民勤劳致富、奋发向上的热情,二十多年来,佘西龙在村坚持着一项制度:逢节必开会,逢会有投资,“三八”表彰优秀女性和和睦家庭;“五一”评选劳动标兵;“六一”发放学生校服;“七一”党员奖励衣帽;“八一”开展民兵、复退军人座谈集训;“十一”举办纪念晚会;“春节”普发鱼鸭食品,使之村风纯朴,村民团结,社会稳定,因此,该村连续多年被乡镇、县、市、省授予“先进基层组织”。

“村子富了,我们农民不能再当‘窝囊财主’,里里外外要有个文明样”。对此,佘西龙在心里早已有了谱:把弱势群体照顾好,把文化教育的事办好,把合作医疗的事做好,把陈旧的住房改造好等等。为此,庙垭村召开村民大会,请村民代表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设计新村蓝图。按照绘就的规划,新农村建设包括改房,60%的户将土墙房改为砖混结构,配套沼气改猪栏、卫生厕所、人行道;并实施村庄绿化、退耕还林和植树造林,森林覆盖率达到60%;建设一所能容纳200人的养老院;新建一家铁矿加工企业;建设一个可以对茶叶、豆制品、肉制品加工的农产品综合加工企业等等,使之2010年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3600万元以上,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4000元。

为了让更多农民富裕起来,已步入55岁的佘西龙铆足了劲,又开始继续跋涉他的奉献之路。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