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交流】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12.09.2017  03:22

深化改革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中共湖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总支委员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学习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充分发挥思政课在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实施一贯制专题教学,凸显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在学校党委的大力推动下,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起步较早。2013年暑假学院专门召集会议,对思政课教学内容整合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会议经过充分的研讨形成共识:根据思政课的总体教学目的和各门课程的具体教学目标,对四门思政课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每门课程设置5-8个专题,专讲重点、难点、热点,实现对教学内容的优化与精化,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学时,让学生在同样的学时内能更深入地掌握课程内容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卷调查与学生访谈,我们发现,自对四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优化、实施专题教学以来,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更有深度,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也更高,学习效果更好。

        二、实施名师名嘴工程,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学院除大力引进、安排已有教师进修(读博、访学、进博士后流动站等)等常规举措外,近年来还大力实施“名师名嘴工程”。

名师名嘴工程的主要做法是:学院根据教师年度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确定排名前10%的教师为名师名嘴培养对象,组织由学校、学院教学督导、学院教学委员会、学院领导和学生代表组成的听课委员会到这些老师的课堂专门听课,然后集中研讨,并对上课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归纳、总结这些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经验来加以推广。对这些优秀教师,学院为其提供各种机会来对外宣传,以扩大其影响与声望。另一方面,对于年度教学质量评价排名后10%的教师,学院也组织听课委员会对其进行诊断式听课,查明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整改指导意见,要求这些教师每学期去听排名靠前的教师的课不少于5次,并提交整改报告。听课委员会在期末和第二学期跟踪听课,以了解其整改情况并加以督促。

名师名嘴工程自实施以来,我院推出的李春梅教授和年轻教师韩冬博士在校内外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抓两头”来“促中间”,全体思政课教师的业务能力都得到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学的学生满意度也在持续提升。近几年我校的学生评教活动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得分都在90分以上。

三、推进实践教学,深化与固化思政课理论教学效果

学习思政课,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思想的改变来落实到行动上。我们在思政课实践教学方面的主要做法有:一是专门开设《思想政治综合社会实践》课程。本课程在学生学完四门思政课之后的大三开设,要求学生以思政课所学理论为指导,通过社会调查、社会服务、经典诵读等多种活动形式来参与社会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二是每门课程在确保理论教学的同时设置课外实践学时,各门课程结合课程性质和特点,设计不同的实践形式,以《学习报告书》的方式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例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设置了“大学规划”、“道德实践”和“以案学法”等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设置了“经典诵读”活动,并以之为依托每年在全校举办“向经典致敬——大学生学习红色经典”大型活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反响。三是结合学校的短学期来实施思政课社会实践。思政课教师深度介入学生的短学期社会实践,要求学生在短学期社会实践中结合思政课所学理论进行深入思考并撰写相关报告。四是我院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课题研究开展社会调查等活动实现与思政课的有机结合。

此外,我们还注意收集、筛选、整理学生优秀社会实践成果结集出版,对思政课社会实践成果进行固化,既能更有效地吸引学生的参与兴趣,又能进一步提升学生社会实践的质量。

四、改革考核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重要一环。传统思政课考核主要以期末卷面考试方式来进行,这种考核方式往往导致在学生中形成“平时玩、考前背、考后忘”的现象,为改变这一弊端,我们组织全院老师认真研讨,形成共识,把考核作为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功能不只是测试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对课程的教与学起到引导与促进作用。2015年6月,经过广泛调研与讨论制定了《湖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方案》,并从9月开始实施,运行两年,取得了良好效果。

湖北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方案》改革内容主要是将传统单一的“平时成绩+期末闭卷考试”考核模式代之以“平时成绩+试卷库计算机随机考试+课程学习报告书”三个模块相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到目前为止,我校思政课考核方式改革已经实施两学年,学生对这种考核方式也给予了高度认可,认为这种考核方式既缓解了期末考试的压力,平时按时到课、认真听课、主动阅读教材和参考书、关注社会现实注重理论分析的学生比以前大大增加。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切实得到了增强。

五、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结合,形成全员育人的的整体氛围

近年来,在搞好传统思政课教学的同时,我院在以下几个方面大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一是动员、鼓励我院教师开设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类公共选修课,如《大国外交》、《话说民国大师们》、《工作情商与职业发展》、《情商与幸福生活》、《生态文明建设》、《公司法与证券市场》、《国民党与台湾社会经济发展》、《宪法那些事》和《电影里的权力与真实》等。这些通识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内容融知识性、趣味性和思想性于一体,较好地实现了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二是学院领导在各种场合多次呼吁各学院专业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对个别专业课教师的一些负面言论予以坚决的回击、批驳,对其不良影响彻底肃清,确保学校教书育人的良好整体氛围,体现了思政课教师的政治责任担当。

        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我们要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放在固本、强基、铸魂、补钙的高度,深入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突出高湖工特色,以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主线,以课堂教学为主体、以教师队伍和教改科研为两翼,做强做实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两个载体,为构建学校思政大格局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