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湖大毕业生海外首发倡议“和国旗合影” 全球华人参与 团中央接棒

17.10.2014  11:20
【长江日报】湖大毕业生海外首发倡议“和国旗合影” 全球华人参与 团中央接棒 - 湖北大学
来源: cjrb.cjn.cn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5周年。“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吸引了全球华人参与其中,微博阅读达4.4亿人次。该活动最初源于在澳大利亚留学的中国80后小伙雷希颖网上发出的倡议。昨日,本科就读于湖北大学的小雷告诉记者,初衷是希望以这样温和的方式让爱国者不觉得“孤单”。
               
    1987年出生的雷希颖,浙江丽水人,现在澳大利亚攻读博士学位。9月6日,中秋节前两天,他在微博上发出倡议:“出国越久,‘一个中国人,一份中国情,一颗中国心’的情愫愈发深沉……中秋将至,全球华人团结起来祈福中国!拍张与五星红旗的合影,写下对祖国的祝福,以‘我和国旗合个影’为主题,用我们的微博传递一个声音:我爱你,中国!”
    雷希颖率先晒出与国旗的5张合影,其中包括和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布莱恩·施密特与五星红旗的合影。施密特听说是一起和中国国旗合影,非常支持,认为可以“积极传播和平的信念”。
    国庆临近,活动吸引了众多网友参与。共青团中央方面给雷希颖打电话,希望由团中央官V接手这项网络活动,他欣然同意。最让雷希颖高兴的是,9月25日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也参与其中,并发布了一张习近平总书记与国旗合影的照片。随图配发的“中国,加油”四个字虽短,但众多网友颇受鼓舞。
    雷希颖告诉记者,自己最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想在抗战胜利69周年及新中国成立65周年之际,用温和的方式,来反对网络生态中的消极情况,营造出一种积极的氛围,让爱国者不再感觉“孤单”。全球华人的参与热情远超他的想象。
    数据显示,截至昨日新浪微博上“我和国旗合个影”的活动话题点击量已达4.4亿人次,各种讨论28万条。国庆前夕,雷希颖还应邀参加了中国驻澳大利亚悉尼领事馆举行的国庆招待会。总领事称赞“我和国旗合个影”活动好,有新意。《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对此也均有报道。


出国后更加热爱祖国  大武汉建设令人骄傲


    27岁的雷希颖,2005年至2009年就读于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后出国留学。昨日,长江日报记者与在澳大利亚读博士的雷希颖进行了一次越洋对话。他说,在外4年,对国家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也深深地感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显著提高。
    长江日报:出国4年有什么感受?
    雷希颖:在外4年,我感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在显著提高。
    在澳大利亚,一进悉尼机场就可以看到大型的中文欢迎横幅。每逢中国传统节庆,政府、商店、学校等会专门为中国人举行庆典。在悉尼,每年举行的华人春节大游行已经成为了城市第4张名片。一旦华人留学生遭遇到歧视、伤害等问题,澳大利亚政府也会格外重视。
    长江日报:人在海外,对国家又有怎样的认识?
    雷希颖:出国了,对国家的认识变得更加深刻。
    一是看清楚了国外的真实情况,它没有传说的那么好,赞美西方世界的故事里有很多童话和泡沫。二是更深刻地感受中国的全貌。中国没那么糟,丑化中国的故事里多有人为放大。三是一些西方媒体对中国充满了恶意。所谓的西式道德、正义成为西方政客们的工具。四是中国的发展和变化真的太快了,快得超出了西方社会的想象,也让他们倍感压力。五是自己更加热爱祖国了。
    长江日报:回国后看到了怎样的变化呢?
    雷希颖:我今年初回国后还专门到武汉拜访了湖北大学的老师、同学,深刻地感受到国内日新月异的变化。中国确实有很多的不足,但每一次回国都会发现,不足正在被弥补,问题正在被解决。另外解决问题的效率,也在提高。
    长江日报:在武汉4年,这座城市让你印象如何?
    雷希颖:我2005年到的武汉,4年后我离开时,几乎已经记不得初到武汉时的样子了。今年初回武汉,我到了湖北大学门口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门口的一切都被翻新重建,各大建筑及其布局变得更加现代,更加合理。
    快速发展的背后是有代价的,包括备受诟病的空气、交通问题等。这些在我看来并不算太大的问题,因为任何一座高速发展的城市都经历过这样的阵痛。只要熬过这几年,武汉的朋友将会为新武汉所震撼,将为新武汉骄傲。【作者:黄琪 柳夏】

    媒体链接: http://cjrb.cjn.cn/html/2014-10/14/content_53771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