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千亿元级海上核电站将由湖北造 有望3年内问世

02.03.2016  11:06

  长江商报消息 由中船重工集团和中船重工719研究所等单位承建,有望3年内问世

  □本报记者 黄聪 陈妮希 通讯员 刘军青

  “十三五”末,在中国的渤海和南海油气开采工程、岛礁建设上,全国首个海洋核动力平台将发挥她的功能——满足能源需求。而这首座海上核电站,将镌刻上“湖北造”。

  昨日,中船重工集团公司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该集团和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已获得“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首张路条(一种简便通行凭证,国家发改委办公厅同意开展该工程前期工作的批文)。其中,中船重工集团公司被确定为示范工程唯一承担单位。

  “根据示范工程总体工作计划,预计2018年12月底前完成海洋核动力平台码头调试。”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副总工程师朱涵超透露,近年来,随着中船重工719研究所持续开展核能在船舶与海洋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湖北造“海上浮动核电站”有望在未来3年问世,推进我国船舶和海洋工业自主创新发展。

  根据测算,仅就海上石油钻采方面的需求而言,其市场规模即可达千亿元,海洋核动力平台建成运行后,将成为市场规模逾千亿的高端能源装备。

   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将实现“”突破

  “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可谓来之不易。”中船重工一位中层干部向长江商报记者介绍,国家能源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简称(HHP)从需求论证、承担国家科技部基础科研项目、组建成立国家级研发中心、示范工程项目论证和申报,到日前获得发改委正式批复,“我们和719所经历了5年的艰苦努力。

  资料显示,国家发改委在2015年12月30日《关于设立海洋核动力平台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的复函》中表示,根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精神和我国海洋经济发展需要,按照《国家能源科技重大示范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支持中船重工申报的海洋核动力平台示范工程项目列为“国家能源重大科技创新工程”。

  长江商报记者了解到,发改委的复函明确了中船重工是示范工程唯一的承担单位。同时,发改委要求中船重工与相关单位加强合作,在原有船舶核动力技术基础上,结合当前工业化水平和民用核电技术要求,优化设计方案,尽快提交项目核准申请,加快推进HHP25军转民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尽早实现我国海洋核动力平台“”的突破。

   安全性比陆地核电站多一道屏障

  此次获国家发改委立项的海洋核动力平台,为海上移动式小型核电站。具有一次装料运行周期长、机动性好、运行成本低和满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等特点。

  朱涵超介绍,目前,中船重工719研究所已完成满足渤海环境条件的“浮动式”和南海环境条件的“可潜式”海洋核动力平台总体方案设计。

  从外观上看,“浮动式”平台形似海船,约有110米长、28米宽,甲板有5层,平台上布置有核反应堆、发电装置、船员生活区、直升机坪等。“可潜式”平台则形似潜水艇,在海上风浪大时,可潜入水下,保证安全作业。

  海洋核动力平台有何作用?中船重工介绍,平台可为海洋石油开采和偏远岛屿提供安全、有效的能源供给,也可用于大功率船舶和海水淡化领域,对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全球能源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安全性如何保证?朱涵超说,海洋平台核反应堆的设计满足三代核电的要求,并满足所在海域万年一遇的海洋环境要求;反应堆布置在平台水线以下,能充分利用海水散热,可有效避免由于冷却源损失造成类似福岛事故的严重后果。此外,海洋核动力平台比陆地核电站多一道防护屏障——“船体本身”,风险可控,更加安全。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