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烟烈火中2名群众命悬一线 消防官兵科学施救转危为安

22.08.2014  10:47

2014年8月20日凌晨,武汉市江汉区常发里一居民楼内突发大火,火势迅速由二楼沿外窗向上翻滚,有毒浓烟循着走道楼梯弥漫至全楼,2名居住在4楼的群众被浓烟烈火逼至窗台一面积仅为0.2平方米的空调外机上。此时,浓烟把被困群众呛得眼泪直流,脚下的落脚点摇摇欲坠,在这命悬一线的危难时刻,消防官兵快速到场、科学施救,成功救下2名被困群众。

快速反应,三级指挥科学有序

7时13分,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称:武汉市江汉区常发里一栋居民住宅楼发生火灾,火势较大,有人员被困。根据这一敏感情况,指挥中心值班干部迅速启动预警预案,调度主管中队青年路中队全警出动和邻近中队特勤一中队赶赴增援,并及时向支队主要领导汇报灾情,支队长代旭日当即指示:“加强第一出动,坚持救人第一,科学实施灭火救援,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政委余文安接报后立即从家中赶赴火灾现场指挥作战。与此同时,支队全勤指挥部和大队全勤指挥部遂行作战,副支队长陈劲松、大队长罗洪波迅速到场建立三级指挥体系通讯网络,陈劲松副支队长下达作战指令:以“救人第一、科学施救”为中心,按专业化岗位要求进行合理分工,要求做到三个“第一”(第一时间抢救被困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排烟降毒、第一时间阻止火势蔓延)

内攻近战,灭火为救人赢得时间

消防官兵到达现场后,针对现场救人受树木阻隔,登高救援车辆难以展开,救人一时受阻的现状,现场指挥人员一边稳定被困人员情绪,用救援绳固定被困人员;一边确定了内攻近战,排烟灭火为救援赢得时间的战术。

接到命令后,参战中队按专业化岗位分工各司其职迅速展开行动。成立内、外搜救组、攻坚组和供水组。青年路中队中队长曹丁带领战斗二班从建筑外部对人员进行施救,副中队长周櫆带队组成的攻坚组深入火场进行灭火强攻,中队长助理汪琦带领三名战士深入火场从内部进行火场破拆和搜救,指导员赵成带领供水组铺设150米远距离供水干线,通讯组对火场进行警戒。同时,增援中队派出一队人员从起火建筑背面出两支水枪进行火势堵截,并对相邻建筑进行保护。

由于火场浓烟弥漫,逃生通道均被封堵,为了减少搜救时间,外部搜救组利用抢险救援车从车顶上搭建两节拉梯,建立垂直救援路线,快速进入着火建筑毗邻房间,找到离被困人员最近的窗户进行破拆,并以此为搜救平台,攀爬至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在对被困人员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后,2名被困人员被安全的救至地面。

专业施救,赢得现场群众广泛称赞

    在灭火救人过程中,参战官兵严格按照专业化岗位分工要求,采用内外搜救相结合的方式,成功在第一时间救出被困人员。内部攻坚组从内部灭火强攻,有效控制了火势和浓烟,为救人创造了有利条件;供水组通过长距离供水为此次灭火提供有力保证;整个灭火过程指挥有序、现场处置措施得当,充分展示了消防专业化岗位的训练成果,得到了现场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