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连

28.05.2014  14:37

我在珞珈,已是三秋。

全国最美大学之一的珞珈,美不可言。于珞珈,且行且停,对她的喜爱,是内心里迸溢出的无以言喻的情结。

樱枫沐雨,未名湖畔思湖静;梅桂露晴,珞珈山巅俯山青。

初遇珞珈,惊叹于她的阔大,感慨于她的内蕴,流连于她的秀美。时光流淌,近三载光阴,在心口对珞珈未曾开口的挚爱,纵使没有在眼里常含泪水,却是爱得深沉。

春之绚烂,千树万树樱花开,白色比雪更纯净,粉色比霞更清明。远道而来的各地游客络绎不绝于樱花大道,竟让人分不清是人赏花还是花赏人。而雨中轻风拂过,落樱成冢,也有伤怀深情。

珞珈之夏全然继承着江城秉性。近山雨后被同学戏称为“水上乐园”,阶梯处奔流的雨水,是同学们眼里的瀑布,低洼处积水让我们在珞珈看海。多树的珞珈让其夏清凉诱人,那是毕业的季节,充满离情别绪,“我未送行先防你去,你未登程先约归期。

珞珈静美之秋极短,但却是最华美的季节。江城的秋风瑟瑟到刺骨,而武大温馨的落叶洒满整个校园,仿佛涌动着金色麦浪。桂园桂香,枫园枫红,九一二操场的梧桐明艳,樱花大道沿途分散着落霞一样的彼岸花。秋日珞珈,怎可遗忘这满目金黄。路过老斋舍爬上樱顶,古老建筑,飞檐流光,碧瓦生烟,花木有意,虫鸟含情。

珞珈的冬干冷。顽皮的寒风不住地往脖颈里钻,带来的寒冷是任凭多少件衣裳都挡不住的。在珞珈三年少见有雪。即使下雪,也是“未若柳絮因风起,撒盐空中差可拟”一般,全然没有大雪覆盖之貌。梅园的梅花是珞珈冬天的幽幽香韵,冬之精灵,珞珈冬日傲人的使者,携暗香带春意。

行于珞珈,其美貌时时冲击着我们的眼球,停于珞珈,珞珈之韵却远不仅仅只在于山水之间。悠久历史是对珞珈底蕴的淋漓诠释。

两年半前与珞珈的初遇,一个本不擅长文学的姑娘和文学院意外相识,并在文学的携眷下和文学院结下不解之缘。书海徜徉,博学的老师指引,更有幸领略王蒙、张炜、韩少功等大家的一次次演讲盛况。

停于珞珈,于李达园寻一方石凳而坐,品味宋词的字字珠玑,唐诗的酣畅淋漓。樱顶老图,沿老斋舍拾级而上,长虹古卷深山藏,左右的老文学院和法学院,一张一弛。四季常青的珞珈广场,花树自不必少,小径小路弯的曲折,修的精妙,路灯相连相守,将夜晚串起。鲲鹏广场,鲲鹏展翅,抟扶摇直上九千里。我于鲲鹏广场吟《逍遥》。

喧哗沉睡,时光如花,也许是因为见过半个月亮珞珈山上爬上来,也许是因为经历过又一年的樱花开落,冬去春来,珞珈三载,于珞珈,且行且停,吟写泼墨年华。

http://newspaper.whu.edu.cn/paper/  

(稿件来源:武汉大学报第1332期,编辑:冯林)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