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最“长寿”古树已2800岁 暴皮柘桑鲜活依旧

17.03.2015  15:28

   这棵2800岁的柘桑树,被当地人称为“酒树”。

   古树矗立在路中央,车辆绕过花坛通行。

   核心提示|古树名木是不可再生的自然遗产,被称为有生命的绿色“活文物、活化石”,也是一个城市悠久历史的 “见证人”。3月5日,洛阳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的2015年工作要点中,《洛阳市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成为今年将制定的两部地方性法规之一。日前,大河报记者从洛阳市林业局获悉,目前该条例的草案已形成。

   [记者探访]洛阳最“长寿”古树,2800岁暴皮柘桑鲜活依旧

  汝阳杜康河西岸杜康祠门前有棵暴皮柘桑,它是洛阳最“长寿”的树。昨日15时许,记者驱车前往汝阳县杜康村“拜访”这棵2800岁的古树。记者注意到,从南侧看,这棵古树树体向东倾斜,西侧的树皮也没了踪影,树干已经半空,东边的树皮呈白棕色,盘根错节的枝丫仿佛依然在宣示它依然鲜活的生命力。“传说西边的树干是雷劈过后才变成现在这样的。”在该村生活了43年的鲍桃敏说,夏天树上的小圆叶更是密不透风,十分茂盛。

  据了解,当地至今仍流传着这棵古树的故事,相传这棵树是酿酒鼻祖杜康发现酿酒秘方的那棵空桑树的“后裔”。如今,这棵柘桑已经成为当地的“宝贝”,甚至村里人摸一下都不行。目前,古树的东侧两根枝丫下都有水泥柱支撑着,外围还设有围栏。“水泥柱是为了保持古树身体平衡,围栏则是防止人们触摸古树造成伤害。”汝阳县林业局林业工程师苏延辉说。

   [背景点击]洛阳古树名木总量全省居首,县域数量占“大头

  家住洛阳市瀍河区新街的武女士,有空时总喜欢到附近的古树下坐坐。“这里以前都是‘趴趴房’,和现在绿树成荫的宽阔街道没法比。”武女士说,但无论怎么变,只要古树还在,她就能找到自己的根。

  根据市园林局的统计,洛阳市区目前共有古树名木600余株,以皂角、椿树、国槐、柏类为主,主要分布在关林、老城区和瀍河区,但这些古树名木仅占洛阳市总量中很小的一部分。“洛阳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河南省山区林业大市,古树名木资源非常丰富。”洛阳市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古树是指树龄在一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是指树种珍贵、稀有或者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研究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

  据市林业局古树名木档案记载,截至2013年,洛阳市共普查建档古树名木33032株,其中散生古树5854株,名木93株,古树群58处共27085株,总量居全省首位。

  此外,洛阳作为四大古都之一,与北京、南京、西安相比,仅次于北京4万株,位居第二。从树种来看,洛阳市古树名木以皂荚、国槐、侧柏、柿树、黄连木、核桃、银杏等乡土树种为主,还有少量的红豆杉、太白杜鹃、连香树、鹅耳枥、七叶树、水杉、铁杉等珍稀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