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能的大熊:e洗车是如何弯道超车的!

04.05.2015  14:08

  2014年,滴滴打车的巨大成功让O2O应用成为国内创业大潮中最受关注的焦点;2015年e洗车叹为观止的增速又把O2O企业推至风口浪尖。O2O为什么能这么快,这么火?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滴滴打车跟e洗车是如何上演行业“弯道超车”的。

  今天的e洗车和去年的滴滴打车颇有异曲同工之妙。同为汽车服务O2O应用,在出道时候两家各有数十家竞争对手,上线之后两家都依靠惊人的发展速度“弯道超车”当上行业老大。它们凭什么?

  熊哥认为,服务接地气,街头地推能力是O2O企业立身之本。让滴滴打车至今还引以为傲的是,滴滴有极其强大的线下地推能力。相信很多出租车师傅还记得2013年冬天在机场、在加油站、在出租车司机经常吃饭的地方滴滴线下推广人员顶风扛雪,挨个儿介绍滴滴打车产品。

  同样,e洗车能在半年内成为最大移动互联网汽车服务平台,也依靠强大的线下地推。e洗车太明白线下地推的重要性,因为e洗车的CEO就是前任滴滴打车COO的张晶,正是他在滴滴的时候,滴滴开启了暴风骤雨般的用户增长模式。

  张晶说过一个故事,那个著名的弯道超车的故事:

  2015年春节期间,全国洗车店关门大半,几乎所有预约到店洗车的互联网平台都不能用了,因为在APP上下单后去洗车店,十有七八都关门了。这时e洗车所有线下推广人员退掉了春节回家的订票,一家家去统计处于营业状态洗车店的数量、地址、方位,并且以补贴形式要求合作洗车店春节不涨价。这支团队一人不少的在两天内完成任务,然后拿着公司预定的机票在大年30赶回了家。依靠这样强大的地推团队,e洗上演了仅次于滴滴的用户增速奇迹。据《2015年Q1季度汽车后服务市场O2O行业报告》显示,e洗车上线半年时间内用户增长近230万,日订单3.2万,市场份额占整个汽后服务应用的25%,成为行业领头雁。并且仍以每天2.5万的用户增速成长。

  不能在一口锅中吃饭,多找几口锅队伍才能壮大。除了核心业务,滴滴打车和e洗车在业务多元化方面也不竭余力。去年冬天开始滴滴除了出租车又耗资10亿发力专车,今年3月继续推出顺风车拼车服务等,几乎将国家公共交通外的公共出行方式全部囊括。

  e洗车也同样,除了洗车最近推出了399元汽车保养业务,并还将推出二手车评估、汽车维修、保险等服务。与滴滴不同的是,这些新业务并不会对其洗车业务造成负面影响,相反,凭借洗车业务,e洗车能将更多消费者吸引到保养和其他业务上,形成一条龙的服务。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业务越来越多元化,e洗车的体量将能够保持现有的速度增长。

  当然,企业兴起必然原因中也存在诸多偶然因素,没有一种完全成功的模式,也没有一条会注定失败的道路。O2O企业最好的模式是摸着石头过河或者只穿合自己脚的鞋子。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青海新闻网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